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101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101部分阅读

    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外汇、石油、黄金等等期货项目,投机性显得更高一些。

    没有张少杰的指点,少杰基金年收益率可以达到30%王右。

    如果有张少杰的指点重要行情,甚至能够迅速做到,短期内赚数倍暴利。

    除了张少杰这个金手指之外,少杰基金日常的投资,主要是则是以市场调研,以及专业投资人的眼光、感觉等等要素去决定。

    基金大多数的操盘手,都有不同的理念。不过,总体而言,整个基金是在以公司、行业的业绩值得投资的前提下,才会对一些投资目标出手。

    爱美高公司,在上市不久,少杰基金就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从宏观经济、行业大势、公司市场地位等等多个角度,去分析爱美高的估值。

    从而得出结论,未来10年内,爱美高电风扇业务,能够做大到销售额,一亿年利润的程度。目前仅仅有万市值的爱美高,因为其业绩增长空间,而有了一定的价值。

    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使得爱美高列入少杰基金的分析观察名单。

    而当爱美高股价跌至1元以下,少杰基金便果断的出售买入该股了

    “刘銮雄啊,无论你是回购也好,不回购也罢,这笔投资,我都认为是很划算的!”陈少河喃喃自语。

    陈少河投资的万股爱美高,平均每股成本1元,耗费资金1000万港元,在少杰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占据的规模,微不足道。

    不过,对于爱美高公司的盘面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少杰基金没有买入这1000万股,那么以爱美高目前的跌势·甚至可能会跌到05港元一股。

    而少杰基金的连续买入,仅仅上是消化掉了短期内大多数的抛盘。所以下跌动能不断的降低,跌至08港元一股,便跌不动了。

    而在少杰基金入股了爱美高,甚至以1428的股权比例·成为了爱美高的大股东。

    在1985年1月份召开的198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少杰基金的代表,便以大股东的名义,提出了改组董事会,重选公司主席和董事的提议。

    而在此时,刘氏夫妇,却是在夏威夷海滩,晒着太阳·享受着沙滩美景。

    “大刘·赶快回香港!”爱美高公司的刘銮雄的搭档梁英伟长途电话联系道。

    “什么事,我这在和老婆度蜜月呢,如果是公司的事情,你去处理吧,现在老子无股一身轻,你梁英伟才是大股东吧?”刘銮雄心中冷笑,梁某人在爱美高上市立下汗马功劳,但是此人以前持股仅次于刘銮雄,两人在上市前,便已经为了原始股的分配比例而闹翻了。现在,爱美高大跌,刘銮雄已经提前卖掉了,梁某人深陷其中,估计损失惨重吧。

    “都大祸临头了,你知道不?”梁英伟在电话中,显得气急败坏。

    “不就是股价下跌吗!”刘銮雄心中快意。

    股价下跌,梁某人估计输惨了!

    “已经不跌了!”梁英伟说道,“但是,爱美高的大股东已经换人了!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局外人!少杰基金入股1000万股爱美高,在股东大会上,发号施令,要当主席,要更换董事!你再不回来收拾残局,你的董事地位会被开除,爱美高公司从上到下,都要全盘的被新股东清洗一遍了!”

    “什么,岂有此理?”刘銮雄顿时火冒三丈。

    虽然,抛售了大部分爱美高股权,套现了冂资金,但是刘某人可并不是打算真的卖掉爱美高。

    事实上,刘銮雄有意以爱美高为自己的根基,在股市中既当大股东又当庄家,用高抛低吸,以及牛市增发新股等等手段,将爱美高打造成百亿的金融控股航母。

    在这一个梦想没有实现之前,刘銮雄可不容旁人动他的根基。

    所以,获悉爱美高股权的动荡之后,刘銮雄夫妇,顿时提前结束休假,在2月份,便已经返身回到了香港,准备对爱美高公司进行增持。

    因为此时刘銮雄手中紧紧有350万股,占据总股本的58。

    但是刘銮雄手头拥有上亿的资金,稍微的回购流通股,便引发了股价大涨。回到香港仅仅一周,才刚刚耗资500万,将股权比例增持到了1%,但是爱美高的股价,却已经回到了14港元的高位。

    少杰基金,见到刘銮雄的回购,顿时有意的调戏他,宣布:

    “少杰基金非常看好未来电器制造业的前景,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东南亚市场对于电风扇的需求,供不应求,导致爱美高未来5年内有十倍的成长空间。

    少杰基金有意控股爱美高,计划大笔增持爱美高股份,目标是成为控股股东。”

    进行了公告之后,一日之内,少杰基金增持了50万股,而将爱美高的股价推高到了145港元。

    刘銮雄次日恼怒的宣称:“少杰基金是一帮金融投机客,根本不懂工业,也不懂生产!只有我掌管下,爱美高才会有良好的前景!”

    被迫应战的刘銮雄,亦是一日之内增持200万股,将股价推高到了165港元。

    而就在少杰基金、与刘銮雄的股权大战中,爱美高公司的总经理梁英伟却是在股价涨到了16港元的时候,开始宣布减持股份。

    梁英伟手中持有的700万股爱美高,陆续的在市场减持,一部分是卖给少杰基金,一部分卖给了刘銮雄,甚至有一部分跟风的散户,而开始乘机的入场买入了梁英伟的抛售的股权。

    当然了,梁某人的抛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爱美高的上涨。

    因为,随着他的抛售,让一部分的散户开始再次狐疑爱美高有业绩上的利空,毕竟梁英伟可是爱美高的总经理,总会比散户有更多的内幕消息。

    刘銮雄见到梁英伟出局,心中顿时有点感激,说道:“没有想到梁某人居然帮了我的大忙!”

    随着梁英伟的减持,刘銮雄开始在报纸上,不断的制造爱美高的利空消息,与此同时,悄然以狠狠砸盘,悄悄吸纳的姿态,压制股价。

    陈少河自然不会让他如意,仗着少杰基金的财力,不需讲究技巧,只要能买入股价,就一个劲的增持,短时间内,将爱美高的股权比例增持到了。而股价也开始不受控制的飙升到了17港元。

    “妈的,老子和你拼了!”刘銮雄悲愤增持,在将观增持到了30%的时候,爱美高股价已经涨到了2元。

    在第一季度,香港的许多小盘股的跌势中。

    爱美高却是气势如虹,从08港元一股,迅速的反弹到了2港元一股,甚至有创新高的势头,顿时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关注。

    报纸上,更多的消息《牛市信号,爱美高股权争夺战》、《少杰基金赌电风扇前景,抢夺爱美高控股权》、《爱美高大股东归属》一

    随着爱美股的两大股东的对垒,一个是公司的前任大股东刘銮雄,一个是香港投资基金的新锐黑马。

    两者的共同争夺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爱美高,无疑,是让这家公司在85年的时候风光无两,成为了明星企业。

    许多市民也是纷纷的在谈论。

    “爱美高有什么好?连少杰基金也要为之疯狂?”

    “因为,爱美高的电风扇质量非常好,欧洲人都大量进口!”

    “那是当然,爱美高质量好,还省电呢,光是香港市场,一年就卖10多万台!更别说内地市场、东南亚市场加起来有20多亿人口,需求的电风扇将是海量数字!”

    “我看呐,爱美高才2港元一股,刚刚启动而已,以未来生产1000万台电风扇,每台赚50元来计,一年便能赚5亿港元。哪怕以10倍市盈率计算,未来爱美高也值50亿港元。每股目标是70元!”

    这种火上浇油的评论,更是将爱美高的价格,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哪怕是少杰基金、刘銮雄这两人,也难以控制爱美高的飙升。

    与此同时,刘銮雄每天的看新闻。被利好消息洗脑,心想道:“是呀,要是将来能卖1000万台电风扇,一台不说赚50元,就是赚每台10元,一年也是一亿港元的利润!支撑港元的市值,而现在爱美高才14亿市值。老子不能坚决不能廉价被扫出局!”

    越是如此想,刘銮雄便是疯狂的将现金变成股票

    第一卷  第379章 金融狙击手是被虐出来的

    第379章金融狙击手是被虐出来的

    在爱美高刚刚上市的时候,刘銮雄夫f持有的公司股份达到4800多万股,而在84年尾和85年1月份的时候,刘銮雄在2元多的时候抛掉了4500万股,套现了1亿多港元的现金。手头仅仅剩下300万股。[搜索最新更新尽在wen2]

    而在到了85年3月份的时候,刘銮雄重新想要回购股票,遭遇了少杰基金的狙击,爱美高的股价甚至已经被炒高了5元多一股。

    而刘銮雄之前套现的一个亿港元,最终仅仅回购了不到3000万多万股。加上之前刘銮雄夫f保留的部分股权,加起来仅仅有3600万股,以52的的股权重新夺回了控股权。

    “损失惨重啊!”刘銮雄面sè惨淡。

    去年的时候,刘銮雄拥有4800万股爱美高,而现在一抛一吸之间,只剩下3600万股。从持股的数量来看,刘銮雄损失了1200万股!

    “亲爱的,但是控股权还是夺回来了!”宝咏琴安慰道,“更何况,现在股价5港元,市值达到18亿,也不算亏本了!”

    而少杰基金方面,大约动用了3500万港元,持股1580万股。

    在刘銮雄重新控股之后,少杰基金“遗憾”的宣布股权争夺战失败,有意“忍痛”抛售爱美高出局。

    由于,这段时间,电风扇概念,已经开始成为了香港市场热én的题材,香港不少的投资基金,纷纷对于爱美高产生巨大兴趣。

    少杰基金以45港元一股,比市场价低了15的价格,向香港十多家的基金,出售爱美高股权,套现了7100万港元,大赚了3600多港元的利润。

    而刘銮雄在吃了这个闷亏之后,却是如同开窍一般,暗想道:“好一招收购不成,便抛售股票盈利!少杰基金的这样手法,我也可以试一试!”

    事实上,刘銮雄也确实找到一个目标——达能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是香港罕见的从事电子产业股票,主要从事电话机生产,83年在香港股市上市,新发行3000万股,总股本达到1亿股。

    而正是83年,美国向全球开放了电话机座机市场,引爆了达能科技的行情,使得达能科技从075港元的发行价,涨到了84年11月份的56港元。

    但是,在84年的年报公布公布业绩之后,达能科技的业绩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市值达到5亿港元的大企业,居然仅仅年赚300万港元的利润。

    无论是基金投资者,还是小股东大失所望,纷纷抛售股票。

    就连达能科技的控股股东庄氏集团,也是从5元多开始不断减持手中股票。进入到了85年4月份,庄氏家族持有的达能科技仅仅有1700万股,而达能科技的股价也是一度跌到了05港元一股。

    刘銮雄见猎心喜,以爱美高公司的名义,悄然在市场上以07港元的成本价,狂吸散户筹码,斥资1500万港元,一度吸纳了达能科技20的股权。

    这时候,刘銮雄开始高调的聘请了证券专家担任爱美高公司的收购顾问,宣布正式对达能科技公司实施收购!

    收购战启动之后,达能科技应声大涨至08港元一股。

    于此同时,刘銮雄高调的派人入主达能科技的董事会,声称对达能科技势在必得。

    对于刘銮雄的蛮横霸道,达能科技的原大股东庄氏集团表示接受不能,只好被迫在股市中增持达能科技股权。

    刘銮雄见到对方应战,心中不禁得意非凡,庄氏在市场中吸筹,爱美高也是不断增持。达能科技股票在两者的“默契”下,一路飙升到了175港元。

    由于刘銮雄一再表示目标是控股达能科技,使得庄氏家族如临大敌。

    最终,庄氏家族在报纸上刊登消息,向所有的达能科技股东提出125港元的价格,进行要约收购。任何人拿着股票,都能够立马从庄氏家族兑现成现金。

    虽然,许多小股东,对于125港元的要约收购价,并不满意。

    但是,这已经比刘銮雄成本价075港元高了05元,刘銮雄自然非常乐意将股权通过要约收购的规则,全部卖给了庄氏家族。

    达成jiā易之后,庄氏家族保住了达能科技控股股东的地位。

    而爱美高集团大赚了66,盈利1100万港元,比起去年做实业一年的利润还要高的多。

    “哈哈哈,做金融果然是王道。少杰基金简直是我的老师,学会了这种高超的技艺,今后何愁不能在股市中发达?”刘銮雄在成功获利之后,喜不自禁。

    如果放在90年代,香港的经历过大风大làng,上市公司老板们眼界渐开,刘銮雄这种粗鄙的狙击手法自然是不太灵验了。

    但是,80年代的香港股市,国际化程度不高,一堆的土包子老板,根本不懂金融。因此,刘銮雄这种假收购,真炒作的手法,便能够不断让一些上市公司股东上当为其炒高的股价买单!

    从庄氏家族获得了暴利之后,刘銮雄目光又开始瞄准股市,寻找“土包子”,不太懂金融的上市公司,准备将之前达能科技公司玩的ā样,重新玩一遍。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香港股市出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金融狙击手”。

    虽然老刘在公司股东眼里,是一名只会索取很少回报的吝啬鬼。在其他上市公司老板眼里,是一名很晦气,很令人生厌的丧én星。

    但是。

    这个人,绝对是未来20多年香港股市的风云人物!

    ————————————

    5月ā开。

    香港天气显得非常的炎热。

    穿着k衩,躺在泳池前,摊开《明报》金融板,张少杰开始开到了熟悉的名字——“刘銮雄”?

    令张少杰愕然的是,在后世专én狙击上市公司,令香港股市很多小公司的老板,唾骂不已的狙击高手刘銮雄,在新闻中,似乎是一个悲情人物——“爱美高大股东高抛低吸,惨遭少杰基金狙击,刘銮雄一抛一吸之间4800万股,变3600万股!”

    之后,张少杰又看到后续新闻——“刘銮雄收购达能科技失败,笑纳1000万利润,转让22股权。”

    这条新闻,才让张少杰点头道:“这才是像我印象中的金融大鳄嘛!”

    当然了,张少杰对于刘銮雄可并不喜欢。

    毕竟刘銮雄这人,属于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之辈。在80年代~90年代的香港股市,倒是呼风唤雨。

    但是,真正等到国际游资历次狙击香港时,刘銮雄之辈便缩卵了,不敢与这些巨资刺刀见血的血拼。

    “少杰,来啊,水好凉快,下来游泳啊!”几nv在池中,如同人鱼一般游来游去。

    张少杰闻言,sè心大动,扬眉道:“来了,来了”

    蓬,跳入水中。

    吃了一口凉水。

    众nv笑纷纷笑话他笨手笨脚。

    张少杰一恼,不断的在水中追逐她们。。

    更多到,地址

    第一卷  第380章 他的时代

    85年的香港,在张少杰的影响下,越发的显露出亚洲文化中心的气象。

    与过去仅仅有电影风靡亚洲相比,现在的香港才是真正的文化繁荣,小说、漫画、游戏、音乐与电影产业形成了文化界五朵金花之势。[wen2]

    当然了,香港的金融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文化产业输入了大量的活力。

    为了加速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张少杰开始实施了龙腾旗下的公司,按照一定顺序上市融资的计划。

    在85年上半年《大唐2》电影上映,获得29亿美元全球票房的宝龙电影公司,乘着重大业绩利好时期,宣布了上市计划。

    计划中,宝龙电影原始股被拆分为7500万股。

    除了这些原始股之外,公司额外发行2500万新股。使得宝龙电影公司总股本达到1亿股!

    宝龙电影的新股发行,主要由新鸿基金融公司承销了2000万股,剩下的500万新股发行才有高盛、摩根士丹利之类的国际投行获得份额。

    最终,在众多的基金,以及投资者的参与下,新股上市发行价,已经达到了158港元一股。并且,被众多投资基金抢购一空。

    首次发行新股,使得宝龙电影公司融资395亿港元,除去发行费用之外,也拿到38亿多港元的现金。有了这笔钱,不但使得宝龙电影公司的特效工作室,全面超过工业光魔,成为第一流的

    而在5月30日,上市的当天,宝龙电影股价便一飞冲天,迅速的冲破百元大关,至收盘时,宝龙电影首日收盘价达到了1825港元一股,成为了85年香港市值上的超级明星股。当年入股的徐克、理查德等人,纷纷成为了身家破亿的巨富。入股较少的林青霞、程小东,以及公司的其他的导演、明星、管理层,多则数千万身家,少则也有几十万。

    由于涨成天价,估值过高,公司大多数的小股东,纷纷抛售套现。一度将股价打压至120港元一股。

    不过,由于宝龙电影公司的实在太受香港的基金业欢迎,所以到了6月上旬,股价不降反升,再度冲破200港元一股。

    而这样的天价,连古龙、张少杰两人都受不了诱惑,在市场上大肆抛售,张少杰也是抛售1500万股套现30亿港元。这使得张少杰手中持有的宝龙电影公司股票份额降低到了1750万股,仅仅持股175,二股东的地位虽然继续保持,但是与古龙4300万股,控股比例43,显得拉大了差距。

    古龙见到张少杰,倒是打趣他道:“你这简直和华尔街的风险投资商一般,将公司成功送上市,便抛售套现?”

    张少杰笑道:“宝龙估值太高了,现在的市值已经达到了200亿港元。居然超过了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等等大企业。等到跌下来,比如50港元一股,才是合理的回购价格!”

    “套现这么一大笔资金,你准备用于那些方面,别说你准备花天酒地的浪费掉。”古龙颇为好奇道。

    张少杰悄然道:“准备到日本捞一笔!”

    “日本?”古龙愕然。

    张少杰开始泄露天机,讲述今年欧美多国财长,联合施压逼迫日元升值。而日本的货币升值,虽然对于出口极端不利。

    但是日本境内的地产、金融等等市场,却会因为日元的大幅度升值,而进入了一个畸形的牛市。

    这个牛市,并不是因为日本的经济实力增强而出现,仅仅是因为日本流通在市场的货币,不断的增多,而出现的虚火。

    为了在日本大赚一笔,张少杰准备以少杰基金的名义,筹集50亿港元的资本,布局日本,做多日元,以及日本股市。

    此外,由于85年之后,日本银行界一度浮躁之极,为了将银行的存款给借出去,银行的经理们口头禅变成了:“不用任何担保,您的信誉,以及社会上拥有的声望,就是最好担保!”

    这种情况下,使得整个日本很多人疯狂起来,不顾自己的实际赚钱能力,从银行贷款了大量的资本,用于投资金融、地产。

    而到了90年代泡沫破灭之后,由于地产崩盘,股市暴跌,这些贷款纷纷成为了烂帐。日本整个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张少杰也是准备以自己的信用作为担保,从日本的银行一笔款项,用于地产、股市的投机

    “这靠谱吗?”古龙怀疑。

    “爱信不信,如果想要发财,你也参一股吧!”张少杰说道。

    事实上,张少杰准备投机日本,想要参一股的人很多。

    不但有马荣成、古龙、梅艳芳、林青霞、邓丽君等人,甚至还包括一些香港的财阀,听闻少杰基金准备在日本开辟新的“战场”,也准备参一股。

    所以,张少杰干脆将“少杰基金”设立为一个封闭基金,每年年尾开通公布投资报表,并且在年报公布的一周内开通赎回、购买的全线,平时不允许有赎回、购买的操作。

    整个“少杰基金”首次发行150港元规模的募资,其中50亿属于张少杰本人资产,剩下的100亿则来自社会各界,不同的投资方。

    少杰基金的管理权,自然是张少杰所有,代这些人理财,每年无论盈亏。都要收取1的基金总额,作为“管理费”!

    虽然如此昂贵的管理费,在基金业算是很高的了,但是考虑到少杰基金这几年的威名赫赫,使得很多的投资者,纷纷对于少杰基金的收益率抱有巨大的期望。

    1985年一只来自香港的少杰基金,携带150亿港元的资本,以凶悍、凌厉、敏锐的投资风格,在日本金融市场纵横了5年之久。

    90年代之后,这一只基金带着超过5000亿港元的丰硕盈利,回到了香港。

    而凭着少杰基金的战绩,张少杰在香港声望,更是一时无两。而在张少杰的引领下,香港的各路资本豪门,也是热衷于投资文化、科技产业。

    到了97年回归之后,香港的电影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70亿港元,每年在全球输出50多部票房规模超过一亿的大片。游戏产业产值达到4700亿港元,成为了香港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小说、漫画、动漫等等产业,也纷纷在全球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张少杰给香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更深远了影响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2011年,张少杰作为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代表会议时,坚定的提出:“传统产业是有限的,文化产业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中国的崛起,不但需要生产力作为推动力,还要有文化创新产业作为新的推动力!”

    一片掌声中,张少杰微笑,向着与会代表,以及电视机前,电脑前的观众鞠躬,徐徐的退场。

    因为,张少杰知道,作为重生者,他的时代已经结束。

    新的时代,将会是青年人的时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