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未来几个月内,有不少市民以港币购物,居然被店家拒绝,那些店家只接受美元,或者是黄金之类的硬通货币。
人总的趋吉避凶,道德上知道抛售港元,只会造成港元贬值加剧,损失全港利益。但是不抛售,未来一段时间却是会让自身受到港币贬值的损失。
沈宝新慎重点头说道:“我会让公司财务,将一半的现金储备,兑换成为外汇的!防患于未然!”
————————————
在提醒了《明报》,抛售港币,兑换外币的同时。
张少杰旗下的产业,事实上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天下出版公司,也是抛售了价值7000万港元的现金,兑换成为1000多万的美元。亚洲电视则是抛售5000万港元的现金兑换成为了美金。
龙腾娱乐公司也是抛售了大多数的现金,兑换了2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
至于小霸王公司,账户上原本就是以日元、美元、人民币等等货币为主,至于港元平时也仅仅保留不足500万的港元,用于香港总部支付员工的薪酬。
此时的小霸王,拥有的货币存款已经有了15亿美元。并且,每月的盈利而是超过2000万美元的规模。
word科技公司,市场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因为,公司拥有50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也显得财大气粗。
而张少杰本人的银行账户上,在的小说分红,已经带给他200亿日元的巨款。换算成为美元的话,则是达到1亿美元。
自然,张少杰脑残才会将此时的日元兑换能成美元。
须知,80年代金融史上,日元升值、广场条约,可谓是被写进金融教科书上的重大事件。
因为,的产品,在欧美国家价格竞争力很强,造成欧美各国对不断造成贸易逆差。尤其是美国政府,认为经济不景气,罪魁祸首就是的产品,不断向美国倾销。造成美国本土经济恶化、失业率高企。
由于美国一再的让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所以不断的联合欧洲多国财长,一路的逼迫日元升值。
事实上,在广场条约之前。日元其实已经先后从30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了200日元兑换1美元。但是,的产品,依然具备价格竞争优势,所以,欧美各国并不满足,才会提出更激进的“广场条约”,逼迫日元进一步升值。
而在80年代初,欧美各国强硬逼迫成为“负责任的大国”的时候,其实已经有超过数万亿美元的热钱,或明或暗的布局了。
在广场条约之后,日元与美元的汇率迅速从200:1,一路涨到150:1、120:1,甚至是80:1,最受益的则是事先布局的欧美金融财团。
当美国的金融资本,充分享受了日元升值,带来的资产暴涨之后。至少让欧美各国获得了几十万亿美元的“红利”!这些金融掠夺的红利,在90年代源源不断的注入了美国、欧洲等国的实体经济中,刺激了欧美经济的十年景气。
巨额的财富被欧美的金融资本家源源不断转移出了。这才是后来,90年代~21世纪,经济原地踏步踏,丝毫无寸进的根源。
那种大手笔的割羊毛,可不是张少杰这种级别商人可以玩得转的。
至少要拥有可以操纵美国政府的程度的超级隐形巨富们,才能够做得出这样的大手笔。
这是因为有这点的认识,张少杰也知道,所谓是金融投机家拥有先知一般的智慧,能够预测经济走势,显然是假的。
国际金融家的暴利模式,就和抢劫犯类似——拿着一把刀子,和对方说:“把你的现金交出来,否则要你的命!”
金融家的刀子,其实就是政治、军事势力。
没有世界霸主级的势力,玩洗劫天下,基本上是玩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真的脑残到,被对方使用金融工具洗劫而茫然不知。除非,抢劫者实力强大到,让被抢劫者敢怒而不敢言,才能够顺利进行。
张少杰现在的优势是,知道某个强盗准备抢劫某个有钱的肥羊。所以,他准备跟踪在强盗之后,等强盗的战利品太多,丢在地上懒得捡起来的时候,悄然捡些漏就是了。
捡货币升值的漏子,其实也很简单。
不外乎是,在世界投资地产,或者是与地产相关的公司股票。如果是再进一步,则直接从的银行借款,炒作的地产、股票。只要在90年泡沫崩溃之前,脱身而出,这些投机行为,都能够让人成为一方巨富!
第一卷 第287章 将政治和务实的区别
第287章 将政治和务实的区别
香港的经济,依附中国的大环境。否则,已经有5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离开中国大陆的物资供给,香港光是饮水都不能自给。
影视娱乐行业,是依附于经济大环境的产业。只有经济发展起来,影视娱乐之类的文化产业才有前途可言。
香港的文化产品出售,出口亚洲诸国,此时已经达到极限,数量在庞大,便会遭到各国政府的抵制。
出口欧美,则受限于文化不同,亦不能获得市场主流的地位。
中国这个大市场,其实是香港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大基础。而在80年代的中国,还是讲政治,而不像后来一般务实、将经济为主。
此时的香港文化商人,如果激灵一点,从政治的角度来开发中国内地市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换做了90年代,中国政府更多考虑的是经济账。那么,想要在高举爱国旗号,在国内大举跑马圈地,获得影视行业的更多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
香港的港龙航空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原本港龙的创始人曹光彪,是红色资本家,依照过去与内地政府打交道的经验,高举民族企业的旗号争取内地政府的好感。
不过,到了90年代,港龙意图在在中国民航市场取得更多的航线,内地民航出于自身的利益思考,拒绝了港龙在内地直接设立售票点的请求。
而港龙在与香港航空的霸主国泰航空苦苦竞争,希望获得央企中信集团支持。
然则,作为央企的中信集团,评估了港龙与国泰的盈利水平之后,却选择投资国泰航空,并支持国泰兼并港龙,使得港龙的创始人曹氏家族叹息,大势已去。
任何生意人都懂的与时俱进,内地政府讲政治的时候,要政治正确自然能大获其利。而等到内地开始务实的时候,谈商业利益,才能够获得务实主义的当政者认同。
亚洲电视在80年代进军内地市场,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政治正确”!《霍元甲》、《陈真》这样的电视剧,显然是政治上比较正确的。
——————————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国内的电视台、电影院,开始引进了大量的欧美日等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电视剧、动画片。
比如,美国的电视剧《海底游记》,原是长达110集的剧集。不过,80年时候,引进其中21集,中文名《大西洋底来的人》,结果形成万人空巷。
《大西洋底来的人》剧中的时尚墨镜——“麦克镜”,居然成为了80年代初,仅仅次于香港的电子表的暴利产品。几毛钱在沿海地区进货的墨镜,在“麦克镜”热潮中,甚至能够卖到几十块钱!
接着,第二部引进中国的美剧《加里森敢死队》,原本全集有26集,但是播放到16集的时候。某个领导看着不爽,觉得这不电视剧,纯粹打斗胡闹,浪费了感情。于是,让央视停播。
央视无奈在16集时,打上了“全剧终”字幕。结果,观众哗然,纷纷给tv写信,质疑为什么放了一半就不放了,还打上全剧终字幕欺骗观众,甚至成了80年的重大新闻事件。
在改革开放初年,中央电视台,每年的营业收入,才不过是刚刚破亿。根本没有多少资本引进最新的电视剧。
《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这样60年代的美剧,仅仅是用了几千美元至一两万美元的代价引进的。
因为,几千块钱的代价,连将110集的电视剧完全翻译成为中文的成本都不只这么多。所以,《大西洋底来的人》110集的电视剧,也只能翻译21集。
当时,中央电视台引进播放的海外影视剧,引进一部,红一部!
其他的地方电视台,无疑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进口电视剧对于收视率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也纷纷绞尽脑汁,寻求引进海外影视剧的渠道。
广东省的电视媒体,自然也有引进境外电视剧的想法。
在6月初,亚洲电视的总经理,黄锡照带着黄泰来、萧若元、麦当雄等等重量级的团队,来到了广东省,进行电视剧引进谈判工作。
而事实上,亚洲电视的前身——丽的电视与广东省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早在81年,广州举行的“省港足球赛”的时候,丽的电视使用了最新的微波技术,实现了现场直播足球赛。
从那以后,丽的电视也经常申请在内地做一些采访节目,均是受到了广东省的支持。
这次黄锡照再次前来谈合作。
广东电视台的台长孙孔华,率着电视台的要员,对于亚洲电视的来人,热情的招待。
之后,众人开始在电视台中,观看黄锡照带来的《霍元甲》、《陈真》的拷贝。
有着广东电视台的众多的专业媒体人员把关,确定了这两部电视剧“政治正确”,合作基本上已经敲定!
“尊重的孙台长,还有各位广东省工作的电视同仁。亚洲电视的前身是丽的电视,虽然这原本是一家外资控股的电视媒体。
但是从70年代开始,我台主要的员工,都换上了以华人为主。对于民族精神,以及对于百年前的救亡图强的革命先烈,我们都是非常认同的。
我们很多的影视工作者,虽然身在香港,但是却是心系祖国。因此,才创作了《霍元甲》、《陈真》等等近代历史背景的爱国主义电视剧。有人说,香港市民毫无民族国家概念。不过,事实上,在《霍元甲》、《陈真》等等爱国电影在港放映之后,均取得了收视冠军地位。这证明了,香港民众也关心国家、民族等等大义问题。
而自从今年年初,我台被张少杰先生收购之后,张先生建议我们要多与内地的电视媒体展开深入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双赢项目!
《霍元甲》、《陈真》是我们亚洲电视抛砖引玉的第一步!将来我希望,广东省能够引进更多的亚洲电视的节目,而亚洲电视也将引进广东电视台的优秀节目。省港合作,争取双方都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收视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黄锡照激|情的演讲,迎来了满堂喝彩。
广州电视台的台长孙孔华带头鼓掌后,笑道:“对于《霍元甲》、《陈真》这样既具教育意义,又能广受群众热爱的电视剧,我们是相当欢迎的!广东电视台,愿敢为天下先,作为第一个引进香港电视剧集的电视台。希望,将来我们的合作将会取得圆满成功,也希望香港与广东省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之后,众人开始签署了版权合作协议。
《大侠霍元甲》授权给广东电视台,仅仅是10万港元的授权费。而《陈真》仅仅是8万港元的授权费。
事实上,《霍元甲》、《陈真》的拍摄成本都是超过千万港元的。如果,仅仅指望内地市场的话,至少要向100家电视台出售版权,才能够盈利。
不过,话说回来,随着内地的经济迅猛增长。电视剧行业的采购费用,也是会迅猛激增的。
到90年代,电视剧数百万元的采购费,已经很常见。
而到21世纪,有了视频网站与电视台竞争,那时候的电视剧采购费用,甚至出现了一部最热门的电视剧网络独家放映权价值1亿人民币的程度。
事实上,亚洲电视牢牢的把握质量关。一直占据最强口碑的话,将来光是凭着内地电视剧市场的版权销售,即可获得极其惊人的竞争优势。
————————————
黄锡照去了广东省谈电视剧版权销售。
而亚洲电视旗下的丽音乐,也在为紧张的筹备梅艳芳的唱片。
唱片的制作,难度只要集中在填词作曲,真正将好的曲子谱出,写出精美的歌词。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了。
歌手在录音棚中录制唱片,如果歌手本身资质比较好,一般一个月时间,足以录制出一份质量上乘的唱片。
梅艳芳的第一首唱片被命名为《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在丽音乐的录音棚进行录制,唱片的大规模生产,则是交予了宝丽金代工。
由于梅艳芳在“超级女声”大赛中积攒的人气。
所以,丽音乐公司有信心按照5万份白金唱片的生产唱片!
此时的黑胶唱片,生产成本每份需要30港元。丽音乐委托给宝丽金工厂进行代工,自然要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利润。所以,代工价格是每张唱片45港元,30元成本、15元作为宝丽金的代工费用。
除去了这些费用之外,唱片录制过程中的成本,大约消耗了5万港元的成本,相当于每份唱片增加了1港元的成本。
再加上《曼珠沙华》、《日夜怀念我》,支付了的音乐版权方8万港元,作为了版权费。
而《似是故人来》对于发行渠道、经销商,自然也要让利30港元,作为销售渠道的费用。
最终,唱片售价120港元一张!
每销售一张唱片,梅艳芳可以获得12港元的分红。而丽音乐公司,单张唱片的税前利润达到60港元!
当然,这也是需要这些唱片,能够销售出去,丽音乐才能够实现盈利。
毕竟,制作整个唱片,丽音乐已经付出了240万港元的成本,换取了仓库中5万张黑胶唱片!
当然了,由于亚洲电视不要钱的给《似是故人来》唱片打广告,也大大的降低了这份唱片扑街的风险。
第一卷 第288章 “丽音乐”时代
第288章 “丽音乐”时代
随着梅艳芳的专辑即将上市,亚洲电视每天滚动十多条广告进行强势宣传。
“超级女声第一人,梅艳芳,两年潜修,一朝复出,乐坛震动!张少杰,惊世无双才子,为博红颜一笑,挥手创作6首歌曲,首首经典!《似是故人来》,梅艳芳首张音乐专辑,等你收藏”
广告中,通过了精心剪辑,将梅艳芳过五关斩六将,站在“超级女声”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的历次瞬间制作的非常的燃。
广告片中,张少杰添香,邓丽君伺候笔墨,梅艳芳帮他收拾纸张的创作歌曲的场景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电视机前面的观众,纷纷点评道:“光冲着张少杰写的歌,就值得收藏!”
“梅艳芳是真正是实力派,遇强愈强!那场气场,一般的歌星都是无法与她比的!”
“《似是故人来》非常经典,比起《妖女》来说,经典十倍。光是这首歌,就值了!”
“永远支持梅艳芳!”
随着,亚洲电视的广告直播之后,不但宣传《似是故人来》唱片的效果。此外,也是对于“超级女声”大赛的品牌,也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
6月6日当天,梅艳芳在中环现场签售唱片,一个上午,光是签售的唱片就超过了300份,累是梅艳芳手指抽搐了一整天。
除了现场签售之外,香港各大音像店、商场之中,刚刚摆上货柜的《似是故人来》专辑,也显得非常抢手。
一天之内,整个香港《似是故人来》的销量就超过了5000多张,丽音乐库存5万张黑胶唱片迅速销售了十分之一。
——————————
铜锣湾,一家经营图书、影像制品的商店。
“老板娘,有梅艳芳的专辑吗?”几名年轻人显得风风火火的赶来。
“《似是故人来》吧?”老板娘显得非常热情。
年轻人说道:“对对对,就是这张唱片!”
老板娘在货架上寻找片刻,摇头道:“原本进了20多张《似是故人来》,卖的太火爆了!一大清早,就被许多客户抢购一空了。我下午还要进货50张《似是故人来》,如果你们留下一些订金,我到时候,可以给你留几张!”
“订金多少?”年轻人,纷纷道。
“10块钱订金,我可以给你们字据!”老板娘笑道。
年轻人互相看了看,最终还是决定了掏出了30块,作为三张唱片的订金
这样的场景,在香港各大商场,都在上演。
在不到2周之内,梅艳芳已经在香港卖出了一张白金唱片!
5万张的香港地区的白金唱片标准,比起台湾10万份才算白金,美国100万份才算白金唱片的标准,自然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
但是,哪怕是5万张唱片,在香港流行歌坛来看,也是一线的歌星的标准。
谁能够卖出了一张白金唱片,在香港的业内,都属于响当当的人物。
如果能卖出双白金、三白金、四白金的级别,那么就算不是唱片公司的一哥、一姐了。
相对于此时正流行的邓丽君、许冠杰等人的唱片,梅艳芳自然是逊色的多。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新人来说,已经样梅艳芳视为乐坛新人中的神话了!
——————————
丽音乐公司。
周梁淑怡显得颇为兴奋说:“超级女声果然是造星机器,夺得冠军的梅艳芳,在唱片界的新人中来说,也属于冠军了!13天卖出了一张白金呵呵,《似是故人来》看情况,还能够继续走红,说不准能够卖出双白金级!”
《似是故人来》有亚洲电视免费广告,宣传成本微乎其微。亚洲电视的鼎力支持,这才是唱片销售火爆的最主要原因。
张少杰白了她一眼,说道;“光的亚洲电视动用的宣传资源已经是价值数百万了,5万张唱片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
“接下来,《似是故人来》再制作10万张唱片!”周梁淑怡展露出野心,道,“接下来,我们可以安排梅艳芳进行香港、台湾、新加坡三地巡回演唱会!争取,迅速将梅艳芳推向国际”
——————————
在周梁淑怡准备一首包办,准备将梅艳芳推向国际。
而安格斯策划的“少女杂志”组合也开始进入了正轨,以陈慧娴这个超女亚军为核心,黎芷珊、陈乐敏为衬托,已经开始了正式的新闻宣传。
“少女杂志”组合的首份唱片是同名的《少女杂志》!
整个唱片有《逝去的诺言》、《海边之恋》、《不要再问》、《只要我开心》、《让我快乐》、《绝对痴心》、《夕阳、家乡》、《悲哀的催眠曲》、《任你怎么收》、《痴情梦醒》这10首高质量的歌曲。
整个《少女杂志》唱片,陈慧娴唱四首歌,其他的两个女孩各唱三首。
历史上,83年《逝去的诺言》平地一声雷,震惊香港乐坛。而《少女杂志》组合,也席卷亚洲。然则,红的发紫的《少女杂志》组合中,只有陈慧娴凭着《逝去的诺言》被记住了,从而成为了香港80年代的歌坛天后之一。而黎芷珊、陈乐敏在历史上,都是流行一般,仅仅是《少女杂志》时期成为神话,之后,便迅速的平庸乃至于被人遗忘。
这一世,《少女杂志》组合更受重视了!
为了宣传《少女杂志》,黎芷珊唱的《悲哀的催眠曲》,开始在香港电台、亚洲电视等等媒体上播放。
“泪,心中满腔泪,悲哀、痴心已不在
梦,今天醒觉已不在,我心中只盼有希望复再
几多痴心,几多恩爱
几多快乐,可否再来
几多空虚,几多苦痛
几多怨恨,几多热爱
梦,彼此再不同,欢笑今天再用
若,当初的爱已分裂
痴,痴心的我说不尽默送”
这首歌,也是安格斯词曲,拥有不逊色《逝去的诺言》的韵味,属于不得多的的经典词曲。
这首歌,在香港电台、亚洲电视免费的播放,好评如潮!
仅仅过了几天《悲哀的催眠曲》,迅速创造了香港电台龙虎榜周榜第三名的位置。
香港电台的龙虎榜,一向被视为香港流行乐坛的风向标。
在龙虎榜上赢得理想的排名,基本上等于是香港最流行的一批歌曲。
而香港电台6月份的龙虎榜第一名则是《似是故人来》,第二名《逝去的诺言》,第三名就是《悲哀的催眠曲》!
随着香港电台龙虎榜上前三名,都被丽音乐这家公司给垄断。一时间,整个香港乐坛,不由的对“超级女声”,以及丽音乐这家唱片公司另眼相看!
张少杰听闻又一份白金的喜讯,不禁对于安格斯刮目相看道:“麦先生的大才,以前真是低估了!”
安格斯笑道:“是陈慧娴的潜力被低估了,我一直认为她,必然能够成为香港最红的歌星!”
“现在陈慧娴基本上,人气已经不容低估了。不过,我希望《少女杂志》组合其他的几位歌手尽快拥有一批铁杆粉丝。否则的话,一个组合,只被人们记住一位歌手,显然是做不下去的!”张少杰诚恳道。
乐队组合,在张少杰看来,比单个歌手有意义的多。
在后来,世界流行乐坛极度萧条的时候,世界的akb48组合,韩国的少女时代,均是凭着乐队组合的优势,依然能够制造了流行音乐旋风。
其实,《少女杂志》组合,已经具备了未来流行组合的一些特诊,如果,能够做大做强。尤其是,几名歌手多配合一番。
将《少女杂志》做成领先时代潮流的超人气组合,而不过梦。事实上,这些流行组合,最重要的是坚持。
比如后来最红的akb48组合,最初的几年挫折连绵,开个演唱会基本上都是空荡荡的,那些姑娘们最初几年口袋里面基本空荡荡,几千日元的零用钱在她们看来,都已经很奢侈。
大多数的akb48组合,早期的时候,面对惨无人道的挫折,几乎是以泪洗面,很多的歌手受不了那种惨淡人气,中途退出的占据大多数。然则,几年之后,坚持下去的女孩们,纷纷成为了团队的主力,红极而紫!
张少杰知道了历史教训,自然要力挺《少女杂志》组合。毕竟,这个80年代的香港歌坛,甚至是世界流行歌坛,偶像们基本上都是针对成年人市场。很少有专门针对校园中的青年少偶像。
《少女杂志》组合针对的就是最具潜力的校园青少年偶像市场。
须知,青年少时期,正是最崇拜偶像的时期,事实上,少女时代、akb48等等任何的偶像组合,基本盘都是来自于校园中的青少年粉丝。
未来流行乐坛的希望在于青少年——说是“得青少年者,得天下”也不过分!
第一卷 第289章 小霸王的霸道
第289章 小霸王的霸道
宝龙电影公司随着《大唐双龙传》打响了名气之后,所出品的武侠电影基本上都是抢手货。
徐克、林青霞等人,也是借助了着《大唐》的威名,成为了赫赫威名的电影巨星。
《六指琴魔》在6月份的时候,在香港最终的票房数据,达到了2150万,这一个数据,并没有超过新艺城的《最佳拍档》2600万票房。
但是徐克在海外票房市场的号召力,却并不是新艺城能够比拟的。
《六指琴魔》在香港院线下画之后。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等等各大国家的院线商,已经踏破门槛,争相引进《六指琴魔》!
而事实上,《六指琴魔》在放映的时候,台湾、新加坡的市场,仅仅需要将粤语转换成为国语即可。
因为已经成为宝龙电影公司最重要的电影出口市场,所以《六指琴魔》早就请了优秀的日语配音演员,进行了日语配音、字幕翻译工作。
《六指琴魔》2100万香港本地的票房,事实上已经获得了1000万港元的分红,相对于总投资700万港元,光是靠香港本地市场票房就已经盈利了300多万港元。
而在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市场,6月份上映的《六指琴魔》也迅速形成了巨大的票房号召力。
整个亚洲电影市场。《六指琴魔》遍地开花,迅速的收割超过了香港电影市场十倍的票房!
东京。
富士电视台的街头随机调查数据显示。东京普通的市民中——知道张少杰的占据89,听说过徐克的占据75,知道林青霞的占据768。
看过徐克所导演的电影的占据47,看过《大唐双龙传》电影的占据40,看过《大唐》小说的占据37,而看过《六指琴魔》的占据15
这样的数据,已经显示出,张少杰、徐克、林青霞、《大唐》、宝龙电影公司,已经在市场,拥有了巨大的知名度和口碑。
一名老年观众激动的说道:“徐克先生的《六指琴魔》让我感觉到了亚洲传统文化的底蕴,光是‘天龙八音’这种真正的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听到。”
青年人也纷纷表示:“林青霞很漂亮,表演的也大气磅礴,与过去的武打电影完全不同”
而的电影工作者也赞赏说道:“《大唐》用了太多的高科技手段,在电影镜头本身的运用,并没有达到巅峰水平!而《六指琴魔》虽然视觉冲击不如《大唐》那么巨大,但是镜头的运用显然更具备艺术性。我感觉到了,徐克导演的诚意!”
当然,也有部分的受访者表示:“我一点也不想要了解张少杰、徐克、林青霞到底是何方神圣。也不想要看《大唐双龙传》、《六指琴魔》,更不会崇拜那个宝龙电影公司!我已经听太多人在我讲述这些香港电影了!但是,我真的对于香港电影不感兴趣。我是一名游戏迷,更关心的是,小霸王的所宣传的那个《坦克大战》究竟什么时候上市!”
记者提醒道:“小霸王公司也是张少杰所创建的!”
“是吗?哦,伟大的张少杰!”游戏迷改口赞叹。
——————————————
小霸王游戏公司,着实是一大商业奇迹。
这不但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胜利,也更是张少杰对于游戏界的预见性的胜利。
小霸王最初上市,就采用了低价倾销,在香港的售价低于800港元,在的售价低于12800日元。
而在新加坡、台湾、韩国等地,同样是以廉价倾销方式,使得小霸王游戏机深受众多家庭游戏机玩家的喜爱。
小霸王上市的9个月时间,光是在亚洲地区,已经销售了200万台小霸王游戏机。创造了高达14亿美元的销售额。
当然,小霸王游戏主机,基本上是不赚钱的,甚至还因为低价抢占市场、广告宣传等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亏损。
尤其是香港市场,港元年初大跌,小霸王进口的电子元件,基本都是美元、日元外汇进口。
而小霸王在货币大幅贬值之后,依然保持800港元一台的售价,这使得小霸王在香港的销售每台要亏损70港元左右!
不过,小霸王游戏机并不依靠游戏主机赚钱,而是靠着游戏卡带的销售。
无论是《超级马里奥兄弟》、《爱丽丝方块》等等小霸王公司自己制作的游戏,还是南宫梦的《吃豆人》、《小蜜蜂》等等第三方游戏制作公司所出品的游戏,皆能给小霸王贡献巨额的利润。
小霸王公司的自制游戏,每份销售,大约能够获得15美元的利润。
而给小霸王游戏主机开发游戏为生的独立游戏制作公司,需要每份游戏卡带,需要向小霸王游戏公司缴纳1500日元~2000日元的授权费。
为了保证小霸王游戏公司的行业话语权,糜震制定了行业规矩——
第一条,只允许小霸王公司认定资质的公司,开发游戏。第二条,游戏制作公司,游戏上市之前,需要将游戏送予小霸王公司审核,只有精品游戏,才有资格销售。第三条,小霸王游戏机卡带的生产,均由小霸王公司旗下工厂代理,游戏制作商,无权自主生产。第四条,游戏开发公司向小霸王提交游戏卡带制作数量,缴纳每份卡带1500~2000日元的授权费用。之后由小霸王公司制作、销售游戏
这些苛刻的条款制定之初,不少的游戏公司嗤之以鼻!
小霸王公司果然还是太霸道了!
第三方游戏公司给你开发游戏,已经给你面子了。
而你居然制定如此苛刻的准入条款,难道想让游戏制作公司,成为小霸王的奴仆吗?
想想吧!
人家家庭游戏机的霸主雅达利,也未必有你苛刻
但是,小霸王游戏机的市场,太诱人了,只要有游戏卡带上市,迅速的获得了玩家的抢购。
南宫梦作为小霸王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吃豆人》上市半年卖了85万份,《小蜜蜂》上市四个月卖了50多万份。
虽然,销售了140万份的游戏卡带,上缴了小霸王公司20亿日元的授权费。但是,南宫梦公司自身至少赚了30亿日元的利润。
有了南宫梦公司示范效应,的游戏制作商,纷纷开始与小霸王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由于,制作游戏卡带,无论能不能销售出去,也需要向小霸王公司缴纳1500~2000日元的授权费。
风险基本上都被游戏制作公司所承担,哪怕是游戏一份也卖不出去,小霸王公司损失也是微乎其微。
那些第三方游戏公司,为了谨慎起见,最初仅仅申请制作5000份~1万份的游戏卡带。
不过,显然这些游戏公司多虑了。
小霸王游戏机的玩家,本身就是缺乏可玩的游戏品种。所以,任何小霸王主机上能够玩的新游戏一面世,很快便会引来成千上万的玩家抢购。
第三方游戏公司发现,缴纳了一两千万日元的授权费,制作5000~10000份游戏卡带,往往用不了一个月就销售一空,利润比缴纳的授权费还要高一倍以上!
渐渐的,那些游戏制作公司,胆子也越来越多,逐渐向小霸王公司缴纳5000万日元、1亿日元、5亿日元的。
有点激进的公司恨不得将公司所有能够动用的现金,全部交给小霸王公司,让小霸王制作更多的游戏卡带。
1982年6月的时候,已经有超过10家的第三方游戏公司,围着小霸王团团转。各种谄媚、各种试图贿赂小霸王公司的要员,希望获得更多的游戏卡带上市的份额。
糜震对此非常重视,纷纷对于众多的游戏公司警告道:“如果谁试图腐蚀我们小霸王公司的员工,轻则惩罚1亿日元的分成款,重则失去与小霸王合作的机会。”
对于糜震的警告,众多的游戏制作商,纷纷感觉到了寒意。许多见不得光的行为,纷纷的收敛起来。
但是,作为第一个与小霸王合作,日进斗金的南宫梦,则成为了羡慕妒忌恨的对象了。
“南宫梦走了狗屎运,平均每天赚500万日元!”
“错了,这是老黄历了。上个月的时候,南宫梦公司的员工透露,此时的南宫梦,一天至少赚2000万日元了!”
“早知道,在年初的时候,小霸王势单力薄,没有几款游戏的时候,就去合作。这时候,早就日进斗金了!”
这是众多的游戏公司的吐槽
每天赚2000日元,哪怕是在90年代家庭游戏主机鼎盛时期,也是相当牛逼,更何况此时家庭游戏机刚刚起步阶段呢?
第一卷 第290章 锦上添花的贷款
第290章 锦上添花的贷款
小霸王的发展势头,不但获得了游戏产业的惊叹。
而银行界来看,小霸王也有一家非常有偿债能力的公司。尤其是的银行家,更是对于小霸王这样的有潜力的企业,充满了贷款的兴趣。
80年代初,电子、汽车、钢铁、化工、机械等等产品,由于性价比优势畅销欧美,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由于的制造业长期保持出口顺差,遭到欧美各国不满。欧美各国希望通过政治上的压力促成日元大幅度升值,降低产品的价格优势。
正是因此,国际资本有意识的看涨日元货币汇率,每年多达千亿美元级别的外汇,源源不断的投资进入。
而80年代初的国民,也热衷于将钱存在银行。
这也造成了,的银行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存款。这些存款,如果不花出去,那么每年光是支付存款用户的利息,而将会让银行系统吃不消。
所以,在全世界大多数多家的银行,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