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德先生,虽然写作是新手,不过胜在他的工作经历,是世界上很独特的新行业,能有不少的亮点可写”张少杰笑了笑。
    “能够得你看好,到时候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大作!”胡波微笑说道。
    整个明报集团,川流不息的忙碌工作。虽然,大多数是为明报的传统报纸出版业务忙碌。不过,近些天,明报集团已经开始重视实体书出版领域,以及有意识挖掘旗下作品的版权改编价值。
    这都是张少杰成为明报股东后,给明报带来的变化!
    1980年明报集团,总投资了300万港元,用于购买明报旗下小说作品的改编权,或者是与明报的作者进行合作,代理明报旗下作者作品的改编权,挖掘出作品的影视、动漫改编价值。
    目前来看,《明报》已经买断46部小说的改编版权,而明报代理的改编版权则是达到了25部。
    这些版权,并不是所有的都具备改编的价值。
    事实上,明确能够拥有改编价值的有倪匡的《六指琴魔》,以及卖出了漫画改编版权的《青城剑仙》。
    《青城剑仙》签给了玉郎国际公司,计划于1981年上半年改编成为漫画,每期漫画销售业绩的5作为改编授权费用。这种分成模式,显然是公摊风险,如果扑街了5的版权授权分红,可能微乎其微。而如果,漫画大卖了,5的授权费,可能会赚几百万!
    《青城剑仙》的漫画改编成绩,张少杰无法预知,历史上这根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说,也没有被改编成为漫画。
    《六指琴魔》作为后来频繁改编影视作品的大好题材,张少杰也是计划让宝龙电影公司去拍摄。女主演确定——林青霞。
    历史上,林青霞演的《六指琴魔》,虽然不如《笑傲江湖》那么大名鼎鼎,但是也是比较经典的武侠片。
    当然了,明报集团投资了300万港元,购买了大量的版权。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些投资还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的。
    好在,金庸极力支持张少杰!
    再加上张少杰一人给明报带来的利润,每月已经能够超过200万港元。
    有张少杰这个赚钱机器,疯狂的写作,明报就不怕区区几百万的投资亏损。
    所以,明报的战略转型才能够平稳的进行下去!
    第一卷  第191章 莫道不消魂
    第191章 莫道不消魂
    11月,北半球的冬季
    无论是公历,还是农历,都已是冬天了。但是香港的乔木,依然常青,每天白天的气温都是20多度。香港地理位置属于热带,因为地理因素,香港从没有真正意义的冬天,以香港的气温,更不会有雪景。
    暖冬的天气热,香港的经济上出现严重的过热现象。1980年的末尾,张少杰明显感觉到香港的经济出现了问题。
    比如香港的制造业,不断上演工厂被关停,土地被重新规划设计,用于开发房地产。工厂主卖掉工厂之后,也都纷纷将资本用于投资股市、楼市!
    香港的航运业,有一半的船舶长期停在港口没有生意,但是以董浩云为代表的船王,却是依然不断的造船、买船,进一步加重船舶吨位过剩现象!
    香港的房地产行业,虽然土地拍卖价、楼盘价格还在上涨,但是市民买房意愿已经不断的降低,街上的售楼公司,纷纷显得冷冷清清。
    香港股市,恒生指数已经达到了1700点高位,地产股“佳宁置业”被炒作到179港元一股。
    张少杰叹息,虽然他想要写文章揭露这个巨大的骗局,省得在明年,泡沫破灭后,坑害无数的小散户!不过,他也知道佳宁集团幕后利益集团的厉害,历史上大量调查佳宁案的司法者,以及一些涉案人员,出现了离奇死亡,让人意识到,这个利益集团的手段凶残!
    “人生有两种钱不能赚,一种是在股市中将垃圾股炒成天价,高位抛售、坑害普通散户!另外一种就是炒作楼盘,将房价推高成天价,让辛苦劳动者买不起房子!”张少杰心中想到,“我这一生,虽然贪财,也会投资股市、楼市,但是坚决不做那种将房价、股价推高到天价,坑害散户、市民的恶人!”
    张少杰感觉到了危机,并不代表大多数人有张少杰这般敏锐的触觉!
    事实上,整个香港商人,纷纷陷入了繁荣的亢奋中!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一名天才经营者,能够解决市场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有些巨富甚至自负的认为,他总拥有在金融危机中无损实力的办法。
    这样的自信,其实是被媒体上的赞誉所迷惑了!
    在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崛起,一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经济成就尤其令人瞩目。这四小龙中,韩国、台湾均有数千万的人口,但是在这个年代gdp的排名总是被人口不足500万的香港压在下面。
    甚至到了80年代,韩国、台湾的城市,依然是显得破旧、低矮。四小龙中,只有香港最具备发达地区的模样!除了香港摩天大楼林立之外,还有香港的工厂、航运、金融、地产、影视,各行各业竞争力之强,均是震惊了改革开放初年的中国。
    当然了,此时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很大因素背靠中国,吃中国的福利。
    因为,朝鲜战争后,中国一面在进行工业化,很多急需的技术、机器,需要进口。但是却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不能正常引进、购买设备。
    所以,在50年代开始,香港就充当了中国30年的对外窗口城市,大量中国从海外进口的物资、设备,都是以香港商人的名义进口到香港地区。这些物资,到了香港之后,再转口卖给中国内地的企业。而中国也通过香港商人的渠道,向海外出售产品,换取宝贵的外汇,用于急需引进技术和设备。
    战后长达20多年,随着中国的进出口需求,以及在60年代进口资源,带给亚洲航运业的机会。香港航运抓住了战后航运业大发展的商机,一跃之间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香港的大小船王,多不胜数!
    如果说,香港的船王的能量有多大呢?——整个香港的船舶载重总吨位达到了4500万吨,与美国所有是航运公司载重吨位加起来差不多!
    世界七大船王,香港就占据了两位。再加上,亚洲各地的华人富豪,更是热衷于在香港购房、置业,这更导致香港卧虎藏龙,豪门遍地。
    比如,包玉刚、李嘉诚被尊为香港首富之后,皆说过,香港比他们有钱的大家族,不下于十多个。
    媒体公布李嘉诚、包玉刚等人的资产数据,主要都是计算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而一些郑裕彤、郭鹤年等低调富豪,旗下的主要资产,并没有上市,他们的那些公司有多少钱,那是属于商业机密。
    再比如,几十年前曾雄霸香港的首富家族——何东家族,光是香港市区的那些价值数亿的土地、大厦这类的不动产,何氏家族至少有几百处之多。战后地产大幅升值,有人预测何东的后人的财产有数百亿,有人估计有几千亿
    香港的豪门一多,不免形成了交际圈。豪门的公子们、公主们的酒会,除了交流感情,相亲之外,还有不少人富家子弟喜欢谈论明星。
    此时的邓丽君,无疑是华人富二代们,关注的焦点!
    邓丽君都28岁了,虽然绯闻不断,但是她的才艺,使得很多的贵公子,皆对其有娶之为妻的念想。
    某一群富家子弟,在家庭宴席中感叹。
    “如果能娶邓丽君这样的佳人,哪怕少活二十岁也甘心!”说话者,是一名叫李龙生的男子。他37岁,至今未娶,虽然在香港名声不显,不过家族在香港、东南亚经营产业超过10亿港元。而其本人的资产也有过 亿的,明显是一名钻石单身汉。
    “李兄,她未嫁,你未娶!何不让人帮你撮合一下,邀请邓丽君参与酒会,你深情款款,长此以往,多半能打动神女芳心!”
    “对啊,对啊!她快三十了,也是愁着嫁人的时候,你努力一把,多半能行。美女就怕缠郎!”
    一群帮闲的富家子弟,笑嘻嘻的起哄。
    这时候,赵世光笑道:“贱内何莉莉与邓丽君是好友,可以帮你撮合、做媒!”
    “谢了!赵老哥,如果将来成了!我感激你一辈子!”李龙生一副激动神态。
    这时候,一名娇俏女子摇头说道:“哥,你太任性了。爸爸不会同意你娶一名娱乐圈女子的。”女子叫李雨欣,是这些37岁未娶男子的妹妹。
    虽然她个人不反对哥哥去追求邓丽君,不过家庭阻力,无疑是很大的。
    李龙生摆手道:“没事!只要到时候,丽君肯退出歌坛,在家相夫教子,爸爸他老人家也能接受的!”
    众人扑哧一笑,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这个李龙生仿若是胜券在握一般。
    ——————————
    邓丽君来香港之后,除了与她金牌铁杆兼好友林青霞关系更亲密之外,与张少杰之间的友情也开始逐渐升温。
    男子吸引女子主要有几项:才华、地位、性格、相貌、财富。
    张少杰才华的优势尤其突出,而且他一直是一名勤奋努力的少年。这样的男子,无疑是具有巨大的磁场,专门吸引女子芳心。
    下了班之后。
    天上下了倾盆大雨。
    雨幕中。
    朦朦胧胧。
    张少杰看到不远处,似乎是邓丽君一个人,打着伞,如同落汤鸡一般奔走。
    因为急着赶路,忽然间她高跟鞋踩歪了
    糟糕,她扭了脚!
    邓丽君吃痛的蹲在路边,转眼被大雨淋湿了所有衣裳。
    张少杰忙打开车门,奔过去,道:“丽君,怎么是你?为什么一个人?”
    邓丽君有点抱怨道:“肚子饿了”
    张少杰愕然:“饿了?”
    邓丽君解释说道:“冰箱里面食物都没有了,所以要出来买东西。但是,准备回家的时候,下雨了,而车子也因为故障抛锚了”
    张少杰愕然,说道:“佣人呢?难道你不知道让佣人去买食物?”
    邓丽君摇头说道:“来香港没有几天,刚刚买了房子,安顿下来。贴心的佣人不太好找,再说,我已经习惯自己照顾自己了!”
    她扶着张少杰的胳膊,站起来。准备走几步,但是,疼的眉头暗皱。
    张少杰忽然抱起她。
    邓丽君羞红,用手推他:“你要干什么?”
    张少杰皱眉道:“女人真麻烦你受伤了,我带你去医院!”他横抱起邓丽君。
    “恩”蚊子哼一般的低声。邓丽君湿透的身躯,贴在张少杰滚烫的胸前,这种又羞又温暖的感觉,让邓丽君低着头,不敢看他。
    张少杰稳步走回车上,温柔将她放在车后座,拿出毛巾给邓丽君擦拭。
    “呐,用干毛巾擦干净,湿衣服脱掉,车上有干净的衣服!”张少杰笑道。
    “在车上换衣服?”邓丽君迟疑。
    “放心,我不会偷窥的!”张少杰笑道。
    邓丽君心中怦怦跳,脸都红透,忽然巧妙解下胸衣,从外衣领口掏出,罩在张少杰眼前,说道:“遮住你眼睛,不准看哦!”
    张少杰眼睛被邓丽君的胸衣罩住,闻着胸衣的馨香,暗中销魂,说道:“你换吧,我不会偷看的,真的!”
    悉悉索索,换衣声
    持续了几分钟之后。
    邓丽君才唤他说道:“可以了,我换好了”
    “哦”张少杰扯下胸衣,不舍的还给邓丽君。
    车启动,在雨中穿行。
    “现在去哪里?”邓丽君道。
    “找个医生,给你治伤!”张少杰道。
    第一卷  第192章 老中医(第二更,求订阅!)
    第192章 老中医(第二更,求订阅!)
    天空因为暴雨,漆黑如墨,雷声震震。
    两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中医药店,车停下来。
    看清邓丽君的模样,店主忽然显得有点局促,道:“你你是邓丽君小姐吗?”
    邓丽君甜美笑道:“恩,是的。”
    “太好了!邓丽君小姐,我十年前就是你的歌迷了!如今总算见到你真人了”店主一副铁杆模样道,“前几场的演唱会,因为没有买到门票,所以没有能去现场支持!不过,你的唱片,我可是全部都有收藏哦!”
    此言不虚的!
    店中至少贴着十多张邓丽君的海报!
    张少杰不耐烦道:“拜托,大叔,丽君脚扭伤了,如果你们这家药店,没有人会治脚伤,那我们可就要走了!”
    店主尴尬,道:“正巧,店中一名老中医师父,针灸治扭伤,立竿见影的!不过,这位老师父,脾气比较孤僻,愿不愿意给人治病,得看心情!”店主不时之间,猜测邓丽君与张少杰的关系。
    张少杰、邓丽君两人相视一笑,对于那名老医生好奇起来。
    店主去仓库中敲门。
    不久后,一名眉毛、胡子花白的老头子,走了出来。
    老头子看起来倒是仙风道骨,问道:“病人呢?”
    店主指着邓丽君道:“在那!”
    老中医蹲着,脱下邓丽君的鞋子、袜子,检查她的伤势。
    邓丽君倒是很配合。
    不久后,老医生连问也没有问。因为这种扭伤,也无需多问,相信自己的经验,甚至比相信病人的回答更有效。绝大多数之后,病人的回答,往往都是自己的心理感觉,也不是病症的真实情况。有些医生,甚至认为,相信病人嘴里的话,还不如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
    兀自取出针灸工具,在酒精灯下消毒后,一针扎下
    几分钟后。
    “感觉怎么样?”老医生淡然道。
    “咦,好神奇啊,不痛了!”邓丽君活动脚腕,感觉痛楚感已经大为好转。
    张少杰扶着邓丽君,对医生致敬说道:“谢谢您,医生!”掏出500元的大钞,递给医生。
    老医生给针具消毒,看也不看桌上的钱,道:“针灸只不过是给你止痛,真正要恢复扭伤,这是要几天时间修养。这几天,减少跑步之类的剧烈运动,高跟鞋换成平底鞋,防止再次扭伤!”
    说着医生挥挥手,让两人离开。
    张少杰巨汗,这老头真霸气外露。张少杰和邓丽君,这两人都是红遍香港的人物。但是老头居然连惊讶都没有,给邓丽君治好了伤势,就不耐烦的轰人滚蛋,真是一个奇怪的医生。
    店主在张少杰耳朵边说道:“这老头是以前时期,被整的够可怜了,所以逃到香港来了。到香港后,无亲无故,差点饿死。我老爸是烂好人,救下他。这老头为了报恩,居然不要工资只要提供食宿,便在我家帮人治疗疑难杂症。很多人想要拜师,老头宁可医术带进棺材,也不愿收徒!”
    张少杰闻言,不禁有点叹息:“真可惜了!中医那是祖宗传下来的瑰宝!到了现代随着越来越多老中医的去世,不断出现医术失传、知识断层”
    “谁说不是呢?”店主附和。
    老医生闻言,身体为之一僵,浑浊的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嘴里不知嘟囔了一句什么,就悄然离去。
    不过,张少杰等人,终究还是没有注意到老医生的异常。
    店主姓秦,也是一名祖传的中医世家,在50年代时候,随父母来到香港定居。香港在战后,经济发展不错,每年都有数万以上内地逃难人口。那些内地难民,来到香港之后,大多数一贫如洗,几十人住一间棚屋,这样赤贫者,生病了一般是没有钱去医院就诊的,所以中医药在香港一直很有市场。
    而那个老中医姓李,据说在以前曾是京城名医。特殊年代,政治运动太过于激烈,李老医生家庭成分曾是地主,被整的很厉害,因此逃到香港。
    李老医生,别的医术不说,但是针灸技术,却是神乎其神。可惜,针灸医术,在现代之后,在国内受到政治因素干扰,研究进展缓慢。
    但是,在海外,却是涌现了大量的针灸学术研究基地。因为,西方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所以在针灸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进展。
    而中国,因为针灸技术长期得不到重视,所以进展微乎其微。
    后来中国逐渐意识到,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却不得不派出学生,去西方国家学习中国的传统针灸技术。
    之所以,中国近代以来,科学、文化各个领域,拥有太多的遗憾,主要是因为这个年代太穷了!
    1980年,中国的总gdp才有4500亿人民币。那时候,中国人民币官方的汇率与美元对比是15:1,但是在黑市中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10:1。以官方汇率计算,当时中国gdp是达到3000亿美元,但是以黑市汇率计算,中国的购买力仅仅相当于450亿美元。
    改革开放初年,中国在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巨大代差,为了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只能靠引进技术、设备,而引进技术和设备则是需要大量的外汇。
    外汇在当时的重要性,是后来难以想象的!
    这个年代,全国的工厂、企业,出口产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仅仅是为了获得外汇资源!
    1980年,人民币与美元官方的汇率是15:1,如果按照官方汇率的价格出口各种产品,无论是自行车、照相机,还是其他的产品,都不会比西方国家的产品便宜。
    所以国家采取了——企业亏本出口,换取美元外汇,国家财政上补贴企业的亏损!
    从单笔交易上看,80年代的出口创汇,是亏本生意。
    但是产品亏本出口,获得外汇之后,用外汇购买国外的机器、设备,升级中国工厂的技术含量,这样长远来看,则是一项赚钱的生意。
    因为这些外汇资源,全都用于进口技术、资源、设备,立竿见影的提升了中国的生产力和技术实力!
    张少杰摇头心中想到,除非内地经济体系,完成设备的升级、引进足够的技术储备。否则战略发展的重心,还是偏向于进口海外的技术和设备,而自身的技术创新,则是被放在次要地位。
    离开医院,张少杰将邓丽君安全送回家中后,才默默的离开。
    邓丽君在窗外看张少杰,上了车之后,心中不禁有一点小甜蜜,喃喃道:“他这个人,是不是对每个女孩子都这么体贴呢?”
    不知不觉中,邓丽君觉得自己心中充满了张少杰的影子。
    ————————
    几天之后。11月8日。
    邓丽君脚伤已经彻底的痊愈,不过她已经换上一双平底鞋,而不再穿容易扭伤脚腕的高跟鞋。
    受到富家子弟李龙生的委托,何莉莉邀请邓丽君参与一场家庭宴会,届时需要邓丽君演唱助兴。
    邓丽君并不知道,这是一场安排她与富家子弟相亲的活动。
    所以,邓丽君准备请一名男伴陪同。
    想来想去,香港认识的男人中,也只有张少杰最为合适。
    “少杰,陪一下人家嘛。嘻嘻,别人出席宴会都是有男伴的,你就充当人家临时男伴嘛!”
    “这真的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人家又不会吃了你!”邓丽君笑道。
    张少杰苦笑道:“好吧!”
    受到邓丽君的邀请,张少杰自然的在傍晚时分,开车去邓丽君家中接她。
    半山区,太平山顶。
    这是香港开埠较早的地区,是一些早期的英国殖民家族所居住的地区,后来华人富豪在经济上崛起,在半山区置地买房的渐多,所以这里逐渐成为了豪门聚居的地带。
    能在此地拥有别墅,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因为,这里一套便宜的别墅也会价值数百万港元,而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豪宅多不胜数!可以说,光是半山区数千栋的豪宅,加起来的价值,就超过2000亿港元,就相当于此时香港一年的gdp
    张少杰、邓丽君找到地址——
    是一所占据了4000多平米的豪宅,一栋小洋楼,加上庭院、花园、泳池,门外有停车场,门前有铁栅栏。
    几名仆人站在门前迎宾,保安则牵着一人高的巨犬,显得威武骇人。
    停车场外,一辆辆豪华的汽车,宝马、劳斯莱斯、宾利,品类繁杂,足以开一场豪华车展。
    “哟,邓丽君,你可来了!”何莉莉和赵世光,站在门前欢笑迎来。
    张少杰从车中钻出来,牵着邓丽君的手腕。
    何莉莉一愣,说道:“张少杰,你来干嘛?”
    张少杰说道:“我原本也不想来,丽君请我来当男伴。”
    “是啊,少杰是我请他来陪我的”邓丽君甜甜笑道。
    第一卷  第193章 装逼者,必被打脸!
    第193章 装逼者,必被打脸!
    赵世光先行入内,吴莉莉回头,含有深意的看了看张少杰。
    张少杰不知其意,与邓丽君并肩而行。
    邓丽君畅通无阻,被放行入内。
    张少杰要入场,门前侍者,忽然拦道:“这位先生,请出示请帖!这里是豪门宴会,只有身份极高的人,才能入场!”
    邓丽君诧异道:“少杰是和我一起来的!”
    侍者傲慢说道:“不行,邓小姐,您有请帖,但是这位先生没有!里面聚会的都是一些上流社会人物,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邓小姐还不要待小人为难了!”
    张少杰气的鼻子一歪,正要拂袖离开!
    邓丽君却比较较真,拉着张少杰说道:“看清楚了,这可是香港名声响当当的著名作家张少杰先生,可不是普通人!更何况,他是我的好朋友,你不让他进去,这宴会我也不会参加了!”
    门前侍者苦笑,连忙劝说道:“邓小姐,您是重要的客人!您缺席,不是让宴会的主人难堪吗?”
    “如果宴会主人打算让少杰难堪,我宁可不参加宴会!”邓丽君说道。
    张少杰、邓丽君与侍者的争执,惊动了别墅里面的主人。
    一名30来岁的男子,在众人陪同下走出来,笑道:“这位先生,既然是邓小姐的朋友,也请进吧!邓小姐的朋友,也是我们大家的朋友,请”
    吴莉莉忽然走出来,对邓丽君说道:“那位青年才俊,叫李龙生才30来岁,出身东南亚种植园家族,除了拥有家族企业股份之外,其私人更是在香港创立资产过亿的航运公司。而这位李先生因为太过于重视事业,所以忽略了个人感情,所以至今未娶”
    张少杰皱眉。
    这吴莉莉是在干嘛?怎么看上去,一副媒婆嘴脸?
    邓丽君不以为意,说道:“哦,原来是一位大家族后代。”
    李龙生为之神魂颠倒,说道:“算不上大家族,不过家族企业也是给3万多人提供就业机会,算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点微薄贡献吧。”
    一行人进入场中。
    宴会中,有古典的乐队,缓慢演奏舞曲。一双双的男男,成双成对在舞台中深情款款的跳舞。
    也有人互相之间,文质彬彬的谈论一些生意、地产、股票相关的话题。
    忽然,主持人说道:“在这令人愉悦欢快的夜晚,我们聚集在一起。畅谈人生,交流理想,享受这美好的夜晚生活。更荣幸的是,这样美好的夜晚,邓丽君小姐亲自前来,参加我们这个晚会,来,我们掌声欢迎邓丽君,希望邓丽君的歌曲,让我们洗去忧愁、增添快乐!”
    在一片欢呼中,邓丽君上台了。
    张少杰是与李龙生,相对而坐。
    陪同张少杰坐在同一张桌上的还有吴莉莉、赵世光,以及李龙生的妹妹李雨欣。
    剩余一个空位,则是邓丽君的。
    似乎众人商量好了一般,有默契的谈论投资、公司资产,众人嘴里说出的数据,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都属于天文数字。
    “哎,上个月在股市中少赚了,投资了2000万,错听了几位理财专家的建议,抛的太早,只赚了300多万。如果依照我自己的意思,继续持股,我的那几只地产股,至少能多赚500万!”李龙生颇为意气风发。
    赵世光笑道:“李少,投资、事业双丰收啊!现在香港很多船东没有生意,而你却能有跑不完的订单,光是把香港的商品运到马来西亚,一年就能赚两三千万吧。”
    “呵呵,沾家族生意的光,所以不缺订单!”李龙生用假谦逊的表情,笑道,“不过,我不仅仅靠家族企业的照顾,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美、欧洲接到不少的订单。现在我旗下,自有船舶17万吨,远远不够满足订单,又租了包船王的10万吨的远洋运输船只,每年付给包船王的租金,就有200万美元。每年三分之一的利润,都给了包船王,等于给包船王打工呢!”
    吴莉莉插嘴道:“李大少,能不能照顾一下我家老赵的生意?他的30多万吨的船,只有10万吨有订单,其余的都是闲置着,每月的银行利息、船员工资都是愁煞人了”
    李龙生说道:“行!可以租给我10万吨,我出200万美元一年的租金,你看如何?”
    赵世光连忙点头,喜道:“谢谢李少照顾生意!”
    张少杰听的直打哈欠,航运业萧条大势不可改变,越来越苦逼的船东,还在这里装逼,这是无趣。
    身旁的那位李小姐,一直盯着张少杰看。
    见到他无聊的打哈欠,李小姐忽然故作天真问道:“少杰哥哥,听说你是香港著名的大作家、大编剧,应该非常赚钱吧?我对写作、电影都感兴趣,也想投资文化娱乐产业,不知道你这样的作家,能有多少的收入?”
    众人纷纷看着张少杰。
    张少杰愕然,说道:“我嘛,糊口饭吃,比不上一些大富豪的!”
    “大作家,每月能有多少收入,人家很好奇啊?”吴莉莉含笑道。
    “可以告诉一下人家嘛?”李小姐眼睛一眨一眨的。
    李龙生、赵世光两人似笑非笑,似乎有一种财富上的优越感。
    他们脸上的表情,分明在嘲笑——香港第一流的作家又如何,不过是一名高级的打工仔,年收入估计也就几百万吧?
    张少杰忽然明悟了,原来众人是想用收入能力来羞辱他?
    心中冷笑。
    不过,表面上张少杰故意做出苦恼样子,说道:“我的算术成绩一直不好!一直弄不清楚自己到底能有多少收入。这样吧,谁有计算器,纸张,笔墨,我要算一算”
    赵世光递给他金笔,以及一个本子。李龙生让侍者找了一个计算器。
    张少杰煞有其事的计算道:“《大唐双龙传》上个月出版两集,香港平均销量是有11万册,20的版税,15港元的定价。所以,香港的《大唐》出版收入是66万港元,台湾那边万盛出版公司每集给我50万,所以有100万港元。在《大唐双龙传》这部书,一个月大概有166万港元以上吧。只多不少。”
    听闻张少杰介绍《大唐》的稿费后。众人面色凝固了!
    一个月166万的稿费,比起赵世光、李龙生航运生意上的利润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少杰丝毫感觉不到众人的震撼一般,自顾自的继续算账。
    “《大国崛起》每月出版一本一个月大约能带个我80万港元的收入”
    “《生化危机》系列也在连载出版,卖的很一般,一个月能有60万吧”
    “对了,《大国崛起》在中国内地人民出版社出版,8天时间卖了100万本,60万人民币的收入,换算港元大约有200万港元吧!不过,国内出版要半年才结算,不算本月的收入吧”
    “还有我的电影剧本《摩登保镖》,三天时间久能写出来,5票房分红赚了五六百万港元”
    张少杰一副淡定的语气说道:“哎,写作真辛苦啊!一个月30天都没有休息时间。一个月创作30万字以上,才赚300万港元的稿费。还不如买股票,在九龙仓、佳宁置业上轻轻松松赚1000多万”
    在场众人面色已经没有了半点笑意,全部僵住了!
    半晌后,何莉莉、赵世光,李氏兄妹,一个个倒吸一口凉气——太变态了。
    张少杰犹自感觉众人表情不够精彩,诉苦说道:“一个月赚几百万,现在物价这么高,尤其是还要投资一些高科技产业,那够花啊?我给自己的小说《大唐双龙传》拍电影,片场的制作成本也不高,才700万左右,但是后期的特效制作,请了美国的工业光魔工作室,结果他们倒好,一个月要烧钱六七百万!从今年9月份一直花钱如流水,一直要到明年二三月份,电影特效制作才能够结束!因为有坑爹的工业光魔,害得我只能每天睡六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拼命写作赚钱,才能满足这台烧钱机器啊”
    李龙生勉强笑道:“英雄出少年,江山代有才人出,没有想到香港在金庸之后,又出现张少杰你这样的第一流大作家!”
    邓丽君一曲歌唱完,笑道:“少杰,你们在聊什么,好像很投机的样子!”
    张少杰笑道:“这几位先生小姐们,对于写作很有兴趣,让我给他们讲解写作行业呢!”
    “是吗?”邓丽君笑着做到张少杰身边,当着众人面前,亲昵的夹了一块食物,喂张少杰。
    张少杰享受温柔服务。
    李龙生不由暗生闷气,心中滴血,原来心中女神,居然名花有主,而且喜欢的居然是张少杰那样的奶油小生!
    整个宴会到了晚上8点半才散场。
    散场之后,那位李小姐想了想,跟了上去,对张少杰说道:“张少杰,这是我的名片,有空电话联系哦!虽然人家没有你那么有钱,但是也有几千万的私房钱,我正好对文化娱乐产业感觉有趣,不知道,你能不能指点一下人家?”
    张少杰笑了笑:“文化娱乐产业,与一般的产业不一样。需要比做传统行业,更耐心,更专业。外行人,以投资工业、地产,或者是投机一般的心态投资这个行业,未必能有好结果!”
    李小姐想要深入交流,张少杰淡然笑了笑,与邓丽君一同上了车,没有理会她。
    李氏兄妹两人目送张少杰车走远,面色都显得不太好看。
    李龙生气的是邓丽君对于张少杰的亲密,李雨欣则是因为长怎么大首次虚心向人请教投资问题,结果张少杰却是懒得理会她,伤了她的自尊!
    “张少杰,你等着!”李雨欣跺脚道,“我会让你后悔今天的傲慢!我发誓,要创立一家横跨文学、影视的巨头,将来等我发展起来,将你在市场上赶绝,让所有的出版商、电影公司都会因为畏惧我,而拒绝出版你的作品,拒绝投资你的电影!”
    李龙生阴沉道:“妹妹,这件事,哥哥支持你!如果你有意在文化娱乐产业上发展,哥哥投资你3000万”
    第一卷  第194章 apple ii(第二更,求订阅)
    第194章 apple ii(第二更,求订阅)
    12月20日,周六,圣诞假期。
    街上。
    人流如潮,车流滚滚。
    难得少淮学校放假,张少杰有心一家人去放松,享受节日氛围。梅艳芳叫上了姐姐爱芳,四人步行逛街购物。
    “哥,你看那是apple ii,好便宜啊,折扣价8888港元一台,一个月之前还要一万多呢!”少淮指着百货公司的柜台说道。
    apple ii是苹果公司75年推出的apple i升级版。77年上市的apple ii,分别以1298美元的低档配置,以及2638美元的高档配置进行销售。
    因为apple ii作为入门的计算机,每年销售达到10万台以上。在ib的pc电脑推出之前,apple ii已然是微型计算机行业的霸主。
    apple ii采用的是8位数的摩托罗拉6502芯片,在80年代曾经是很多的游戏主机采用的芯片。
    而90年代中国的山寨fc游戏机——小霸王,采用的也是该款芯片。直到21世纪,还有低端电子辞典中采用该芯片。
    在张少杰看来,apple ii仅仅相当于一个电子词典,或者是小霸王游戏机。但是对于这时候的人们看来,已经是入门级的高科技产品了。
    张少杰点头,说道:“好吧,买4台apple ii,大家见者有份,一人一台吧!”
    爱芳愕然说道:“不用不用,买给我实在浪费,我又不会用”
    张少杰笑道:“不会用,就学嘛。学一点电脑知识,比如编程之类的,总有用处的。”
    梅艳芳也道:“姐,少杰是好意。技多不压身,学一点电脑,总归有用的!”
    “好吧!”爱芳无奈接受大礼。
    一行人,在商场中扫荡。吃的用的穿的,化妆品、情趣用品,各类产品只要觉得用得着,纷纷慷慨购买。
    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