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44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44部分阅读

    ”甲工兵,让《生化危机》游戏、电影粉丝们吐槽无力。

    鉴于历史上,《生化危机》漫画版有篡改原著的习惯。

    虽然上官小宝不是许景琛,但是张少杰还是准备提个醒,打个预防针。

    “上官前辈,虽然对于您在漫画方面的造诣,我是不会怀疑的!但是,改编我的漫画,有一个要求,我是必须要事先说清楚,如果您同意,那自然没有问题。如果不同意,我们的这次合作不成,以后再看机会!”张少杰肃然说道。

    上官小宝心脏咯噔一跳,半天才反应过来,说道:“少杰,你说出要求吧,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尽可能做到!”

    张少杰笑道:“我的要求是,请你们改编的时候要注意,务必遵守原著的基本设定!比如原著的人设、力量体系设定。你们不要颠覆、破坏!此外,剧情方面,原著中的主线剧情,你们不要去改动。至于在不影响主线,不破坏设定的前提下,添加一些支线情节,我是不反对的,不过支线剧情的风格要契合原著的风格!因为,我的《生化危机》这个品牌相当看重,未来不但是计划出小说版、漫画版,更要给游戏、影视的改编做长远打算!”

    听闻张少杰的要求。

    上官小宝松了口气,笑道:“尊重原著,我举双手赞同!”

    牛佬也说道:“事实上,我们本意希望画出原汁原味,符合原著精神的漫画!”

    张少杰点头说道:“好,我们可以去律师签订一份合同了!”

    双方去了律师楼,在律师拟定了双方的条款上,各自签名。

    张少杰在“甲方”位置签字,微笑将合同给了上官小宝。

    上官小宝也将自己在“乙方”签字的文件递给张少杰。

    双方互换文件之后,张少杰笑道:“合作愉快!祝你们改编大卖!”

    “也祝张少杰先生新书大卖!”上官小宝笑道。

    ——————————

    9月30日。

    香港各大书店,显得热闹非凡,各大书店,有的在紧急派人去进货,有的则是赶忙筹措资金。

    在《大唐双龙传》、《大国崛起》连续尝到甜头的香港各大书店,条件反射一般,看到张少杰的新作,第一反应就是进货!

    《生化危机1》中文版,经过修订成为一本之后,有15万字。定价是28港元。15万字已经相当于普通武侠小说的两集内容,这样的定价并不算贵。

    这本书在出版的前两周,《武侠与历史》、《明报》给予了大量的广告宣传。

    《明报》覆盖的读者数量已经达到30万,而《武侠与历史》亦能覆盖12万的读者。两者的读者群体,虽然有所重合。不过,保守估计也能覆盖35万名读者。

    “张少杰是一个非常擅长写小说,编织桥段的天才作家。他的文字,不算优美,但是他的想象力之恢弘,知识量之庞大,在香港作家中,是非常罕见的。与张少杰交谈中,我发现,对于科技的了解,以及对于科学未来的展望,张少杰完全比我懂。人说我倪匡是香港科幻第一作家,但是听闻张少杰要写科幻了,我既是欣慰又是担心。欣慰的是,香港科幻读者,又多了一名重量级的作家,担心的是,我倪匡的科幻第一人看来也要拱手让给张少杰了!——倪匡”

    “作为一名爱看武侠小说的编辑,原本张少杰写科幻我是不太乐意的。因为,武侠才是我的精神食粮,至于科幻小说一直很少涉猎。但是,张少杰写的《生化危机》稿子拿给我看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原来科幻小说也能这么精彩好看!——《武侠与历史》总编胡波”

    “前几天,少杰给我看了《生化危机》还未出版的样刊,用了一天时间看完之后,颇有感触!人说我古龙写的武侠像悬疑、侦探小说!但是,张少杰的《生化危机》显示出他悬疑、布置氛围的能力,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古龙”

    “天呀,晚上看《生化危机》,小女子亦舒被吓的瑟瑟发抖,虽然不肯承认胆小,但是真被小说的情节吓坏了。——亦舒”

    拉着一帮子名人,在给新书《生化危机》做广告,这就是张少杰的阳谋!

    这样赤裸裸利用名人广告,炒作图书的,还是比较罕见。尤其是香港、台湾两地最顶级的一批作家,在给张少杰一人的新作做广告宣传。

    所以,在书未发布之前,已经把无数的书迷的好奇心勾引起来了

    ————————

    1980年,黄祖强还是一名画家,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此时在香港艺术馆担任助理馆长,负责推广中国美术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美术之间的交流。

    历史上,黄祖强到了89年才开始辞去了香港艺术馆的职务,到大屿山隐居,创作小说谋生——他后来的笔名是在中国至少有几亿人口都知晓的笔名,黄易!

    当然了,现在的黄祖强,还并没有开始写作。

    此时,黄祖强职业是美术家,但是也喜欢阅138百~万\小!说网,尤其是武侠小说中。金庸、司马翔、张少杰的作品让他如痴如醉。

    “什么,张少杰大大又写科幻新书《生化危机》,那《大唐双龙传》怎么办?”黄祖强又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张少杰的新作,总是让人期待的。

    忧的是《大唐双龙传》,黄祖强每期必追的精神食粮!如果《大唐双龙传》停刊,那么黄祖强甚至会激愤的找到张少杰家中抗议!

    “安啦!张少杰有解释,《大唐双龙传》稿子已经全部写完,交给了出版社!所以,《生化危机》并不影响《大唐双龙传》的出版!”同事解释道。

    黄祖强点头,说道:“好!你暂时帮我照顾一下,我出去一下十分钟后回来!”

    “去干嘛?”

    “买书啊!”黄祖强叫嚷道。

    ————————

    八二画社。

    上官小宝拿到了《生化危机:伞公司的阴谋》这部小说版的3本样刊。

    仔细阅读之后,上官小宝爱不释手,呵呵笑道:“好,真好!t病毒,浣熊市,这一题材,真的耳目一新。”

    张少杰含笑道:“这里太多的新元素了!我希望要慎重画好人物设定,丧尸可以参照好莱坞以前的一些丧尸片。而漫画中的人物、建筑,武器等等各种细节,我希望以写实风格为主!人物形象女子要有明星气质,男子就算了!”

    “重女轻男?为什么?”上官小宝有点皱眉。

    “因为,吉尔、瑞贝卡是明星,在以后续集中,她们还能够吸引巨量的人气。而其他的男性角色中,大多数在后期都是非重要角色!”张少杰解释,“这部小说,我的立意,就是塑造人物,让她们一登场就是焦点明星。以后——小说、漫画,乃至游戏、影视,都是以‘运营人物,吸引粉丝’为主!”

    上官小宝眼睛一亮,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上官小宝闻言,也不禁大为佩服张少杰的商业运营手段!

    文化产业,最成功就是运营文化角色。比如,《西游记》孙悟空成为经典。《三国演义》更是将敌我双方,各路人马塑造的群星璀璨,三国中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诸葛亮,随便拉出来一些人物,都是明星一般的人气!

    美国最成功的文化企业迪斯尼,靠着米老鼠、唐老鸭等等文化品牌,源源不断赚取巨额利益。

    《生化危机》系列中,人们牢记的除了丧尸、t病毒、伞公司之外,更重要是吉尔、瑞贝卡、爱丽丝等等女性形象!

    虽然这部作品的热门人物,还是不能和孙悟空、诸葛亮、米老鼠之类的经典文化人物相比,但是如果做的好,也至少是价值数亿美元的超级赚钱文化品牌!

    第一卷  第171章 来自国内的约稿

    第171章 来自国内的约稿

    1980年10月1日。

    来自北京的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香港。

    这些人,有张少杰认识的巴金,更多的是陌生者。

    “巴老先生,您怎么又来香港了?”对于巴金的到来,张少杰有点诧异。

    巴金指着身边的几人,笑道:“受委托而来!这边的几位是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才是找你的正主呢!”

    巴金介绍后,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向张少杰握手:“你好,张少杰先生!我姓邱,是北京的人民出版社的编辑!”

    张少杰和邱编辑礼貌握手,道:“你好,邱编辑!不知道,你们不远千里,来找我有何贵干?”

    邱编辑说道:“张少杰先生,你的《大国崛起》在中国引发了很大的反响,经过国务院特批,人民出版社受命,前来商议引进出版。不知道你是否有意与人民出版社合作?”

    张少杰一震,难以置信道:“在内地出版?!”80年代初,虽然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到各国进行文艺交流。但是规模还是太小,尤其是中国每年引进的境外作品,数量还是太少。港台属于资本主义地区,放在改革开放之前,与港台之间别说是文化交流,哪怕是写信,也被怀疑是出卖情报的间谍。

    改革开放之后,沿海地区与港台之间的交流开始频繁。但是主要是局限于香港、台湾的商人在内地投资办企业。文化方面的交流,则是非常的缺乏。

    邱编辑微笑道:“随着国内与香港文化交流,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作品,被引进国内出版的!”

    《大国崛起》这样的书,未经过正式出版,已经在国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可以预期,正式出版时候,肯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效益。

    而其实,政府的文件其实仅仅是明确提出解禁《大国崛起》,允许在国内出版,却并没有明确指出,一定交给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民出版社,第一时间赶来香港争取《大国崛起》,就是为了迅速赶在其他出版社前头,将这部很有大红潜力的图书,内地出版版权拿到手!

    张少杰忽然道:“稿费按照什么标准结算?听说,内地出版稿酬支付是吃大锅饭,很多作家有的卖几十万本书,出版社给的稿酬,却和卖的很差的作者稿酬差不多”

    “张少杰你的书在香港是按照版税制度分成稿酬的,对吧!我们也可以给你20的版税!”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豪爽说道。

    张少杰点头道:“这样的分成,我是赞成的。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内地出版相关政策、法规,还是比较混乱的,连版权保护法都没有,如何能保证作品不被盗版?”

    邱编辑笑道:“版权保护法,将来肯定是会有的。不过《大国崛起》的出版,您不用担心盗版!到时候,宣传部、文化部的红头文件,禁止其他非授权单位,私自盗版、印刷《大国崛起》!”

    现在国内的法律不健全,也只用用红头文件这种权宜之计。

    张少杰闻言,表示比较满意这种答复。

    与后来的私人盗版商铤而走险,制作盗版文艺作品不同。在80年代,内地根本没有版权法,各大正规的出版社也纷纷盗版、盗印图书。比如,金庸的小说,在80年代就被几十家正规出版社争相印刷、制作盗版,销售过数亿册的盗版书。那些年头,盗版书是有恃无恐的,因为,国内的法律上根本没有版权相关的条例!

    直到87年,实施的新版《民法通则》才开始出现版权保护原则。而到89年,国内才开始正式通过了《版权法》。

    不过,人民出版社的来头很大,直属中央,可以和宣传部、文化部商量,发红头文件给各大地方出版社,禁止盗版行为。想必,敢于顶风作案的地方出版社,应该是不多的吧?

    ——————————

    巴金和人民出版社一行人,来到香港,准备在香港停留三天。

    张少杰作为东道主,自然也是殷勤招待一番了。

    上次见面时,张少杰提到的伤痕文学的对于社会的危害性。

    巴金回国后,经过实际的调查,确实有所触动。

    这次来港,巴金主动向张少杰说道:“少杰的观察力确实透彻,原本我认为,伤痕文学不外乎是反思、追忆。但是实际却不仅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伤痕文学中,弥漫着仇恨,报复社会的情绪,这些情绪逐渐扩到文艺青年群体。伤痕文学演变成这样,确实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张少杰一针见血道:“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十年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体面和尊严遭到践踏,使得教授、专家、文艺家,心理扭曲之极。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扭曲年轻人的思想,通过课堂讲课、通过伤痕文章,制造负面情绪,报复社会!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不尽快疏导,将来这批60后、70后青年人成长后,还是继续向80后、90后、00年出生的下一代传导!”

    课堂上,一些怀恨在心的教授,为了报复国家和社会,甘当西方国家的棋子,向学生传输不良情绪。

    社会上,伤痕文人从追忆以前受到的伤害,让整个文学刊物上全是负面情绪文章。

    这种某些不良知识分子和文人的鼓动下,国外势力的策划,险些酿成大祸。不过,中国当时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面,比苏联要稳健一些,才没有被西方颠覆势力的阴谋得逞。

    在后来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朝野之间,对于某些西方国家的阴谋手段就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实,80年代中国的乱象比起苏联和东欧来说,只是小巫见大巫。这年代,西方国家的策划的阴谋颠覆,90的力量集中在苏联身上。

    至于中国只承受了一丁点的压力。所以,才是有惊无险安全度过。等到中国有惊无险的度过那次风波之后,惊讶的发现:苏联老大哥解体了!

    后来人总结经验——

    苏联的诞生是为了点醒中国!

    苏联的成长是为了指引中国!

    苏联的兴旺是为了帮助中国!

    苏联的灭亡是为了警示中国

    翻遍世界历史,再也找不到像苏联和中国这一对关系的国家了。

    苏联对中国来说,简直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先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给中国示范了一遍,如何在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

    后来,苏联又开始向中国援建了一套,虽然落后,但是却是工业体系完备的一系列工厂、技术。给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80年代苏联开始模仿西方国家制度进行改革。

    中国也是在改革,但是却是先观察苏联人的改革得失,再考虑是否跟进。最终苏联人又用自己的解体,向中国警示——要小心西方国家的阴谋。

    苏联这一帮子外国人,折腾来折腾去,危险的路苏联人走一遍,让后面的中国人吸取教训走正确的发展之路。苏联人这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等苏联解体之后。

    张少杰会考虑送上一份致哀——苏联老大哥永垂不朽!

    张少杰谈论政治是比较风趣的。

    巴金虽然是严肃的老一辈人物,也不免觉得很轻松愉快。

    “过去,毛主席一句话说的好‘为人民服务’!文学,自然也是不例外,要写出为人民服务的小说、文章!现在的文人呢,是为人民服务了吗?他们要么是为艺术服务,要么就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小情感服务。”张少杰说道,“要说为人民服务,香港、台湾的作家才做到了!写人民爱看、喜欢看,工作之余,看武侠、看言情小说能带给人民愉快、放松,这就是很好的服务方式!”

    巴金笑道:“你说的很好,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艺术服务!脱离了人民的艺术,是毫无价值可言的!湖北省的一些文艺同志,在筹建《今古传奇》杂志,他们就是也是模仿港台通俗文学路线。”

    “《今古传奇》?!”张少杰不由一震!

    这部期刊,张少杰自然是牢记在心的。历史上,81年7月,湖北省正式批准成立了《今古传奇》。这部期刊,成立之初仅有15万元资本,但是到了90年代在每期发行量已经超过20万册。

    而港台武侠萧条时期,黄易、温瑞安这样的武侠领军人物,也开始在内地《今古传奇》上连载武侠。大量名家给《今古传奇》投稿,使得这部期刊,在后来开始成为中国武侠第一期刊!

    “少杰不是想要在内地发表武侠作品吗?到时候,投稿给《今古传奇》,想必任清同志是非常高兴的!”巴金笑道。

    张少杰知道,老革命艺术家任清,是《今古传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初衷,或许不是那么时髦,仅仅是想要振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古典小说、民间故事。武侠小说,也能算是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个进化体。《今古传奇》居然在还未创刊,就对武侠产生兴趣,张少杰不得不钦佩,《今古传奇》的那些编辑们深远的眼力!

    第一卷  第172章 提前数年

    第172章 提前数年

    历史上,《今古传奇》是老艺术家任清等人,在1981年7月借贷款15万元所创立。《今古传奇》起初默默无名,但到了9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通俗小说领域的领军刊物。21世纪初,武侠小说萧条时期,《今古传奇》更是逆势而上,连续创立《武侠版》、《故事版》、《奇幻版》等等期刊,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影响力均属第一。

    现在才是1980年10月,《今古传奇》提前几个月诞生了?张少杰心想,多半是因为自己这个变数使然。

    当然了,《今古传奇》的提前创刊,确实是一件好事。

    张少杰怎么说也是一名作家,是在中文市场混饭吃为主的作家。中文出版市场越是发展,便越符合张少杰利益。

    在张少杰看来,自己占有那么多的创意,已经是上天给予自己最大的恩赐了。能够用这种创意,在的华语文化市场,做出一番成绩,为中国文化做贡献,是张少杰最乐于做的事业。

    中国的市场那么大,有越来越多的《今古传奇》这样的期刊,才能够吸引更多读者阅读通俗小说。读者才会知道,中国的小说不但有那些纯文学小说,更有不逊色海外小说市场的想象力!

    越来越多的刊物,吸引读者规模,进一步扩大了整个市场的容量。在整个越做越大文化环境中,张少杰才能和其他的作家一般,如鱼得水,获得更多的发展!

    张少杰见到巴金的样子,笑道:“难道《今古传奇》是巴老您的一颗棋子?试探一下政策风向?”

    巴金尴尬道:“这和我无关,是任清同志他们搞出来的。我仅仅是在他们申请之后,在文件上进行盖章!”

    仅仅是盖章?张少杰不禁露出笑意!是真的吗?

    老一辈无产阶级文艺家,精着呢!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特殊十年等等大风大浪,磨难使人谨慎。无论是国家的经济改革,还是文化方面的改革,冒险和谨慎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气候。

    欲速则不达!看着巴金的狡黠的神色,张少杰忽然间明白了!

    张少杰道:“好吧,我的《大唐双龙传》可以投稿给《今古传奇》,稿费暂时就不用预付。不过我要求,《今古传奇》如果赚钱了,赚得的利润,我要分10!”

    “整个杂志的利润,你要分10?”

    “是的!因为我相信,《大唐双龙传》肯定能够带动《今古传奇》的销售量!”

    巴金笑道:“我会转告任清同志的!对了少杰,你可以拟定合同条款,只要不太过分,到时候,任清同志签字盖章后,回寄一份给你!”

    张少杰和巴金,三言两语就商议了《大唐双龙传》在《今古传奇》上连载这桩事!

    改革开放后,国内暂时还没有公开发行过武侠小说的例子!

    《今古传奇》连载香港新武侠作品《大唐双龙传》,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可能捞到大把的利益,但是也冒着巨大的政策风险。

    这年头做大事的,也要有一定冒险精神的。

    比如,个体商户,在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属于“投机倒把”的违法行为。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并没有鼓励个体户行为。但是,全国的个体户开始从过去的几万人,逐渐上升到几十万、百万人。

    最初的个体户,基本上都属于是政策的擦边球,得不到国家的承认。但是,随着个体户现象开始逐渐增多之后,政府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承认这种个体户行为。

    而私营企业,也同样是由一些具有冒险精神者,纷纷下海经商而形成的。这种体制外的经济行为,在舆论、政府会议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随着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显得比国营经济更有生命力,而且也确实解决了政府财政,和社会上的就业压力问题。所以不久后,私营企业行为也开始得到了政策的认同。

    中国的改革,基本上都是民间出现冒险、尝试。政府高层密切关注、调研,等到这种现象开始形成一定的发展趋势,顺理成章的承认。所以,这种改革显得稳健、平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而苏联人的改革则不然,基本都是全盘按照西方国家给开的药方,进行政治、经济全面改革。这种刚猛过度的改革,根本不考虑苏联的实际国情,所以越改革经济越差,导致了苏联解体的悲剧。

    《今古传奇》连载武侠小说,就是一种小规模的试探!张少杰知道,对于中国文艺界来说,武侠小说获得连载、出版,也算是可喜的进步。毕竟,腐水不流!

    文学行业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新颖题材,想象力层出不穷,才是源源不断的发展、进步的源泉。

    历史上,港台武侠小说进入国内市场,那是要等到81年~82年期间,金庸频繁奔波香港、北京、伦敦三地,为香港和平回归做努力。那时候,北京的邓老,在与金庸见面后,表示金庸的所有小说他都读过,并且拍板解禁金庸小说。

    金庸的小说解禁之后,才给港台的武侠,进入内地打开了一条闸门!使得华夏大地,在80年代,武侠文化蔚然成风!

    《今古传奇》向张少杰约稿意味着!张少杰的作品进入内地市场,至少提前了两年以上的时间。

    80年代国内的文学市场,就和这个年代的国企一般。文人们,未经过残酷的市场化竞争,所以不能够写出最受读者欢迎的题材。香港的武侠,这种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文学,竞争力远非此时市场上的那些纯文学所能抵御!

    后世的书商,哪怕是耗资数百万元的广告炒作,也比不上80年代港台武侠作品进入内地时,旋即轰动全国的场面!

    80年代,港台一部经典武侠、言情作品,进入国内之后,往往是不需要多少宣传力度,就迅速的风行全国。

    金庸、琼瑶的小说在80年代进入内地市场之后。虽然允许出版,不过很多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都视为洪水猛兽。

    男学生看金庸,女学生看琼瑶的年代!

    哪怕教育界再如何禁止,媒体上再如何抨击,但是也阻挡不住几亿人看武侠和言情的潮流

    事实上,而金庸的武侠,以及电影《少林寺》的空前轰动!更是引发内地作家对于武侠题材的兴趣,在80年代至90年代,内地开始涌现了武侠创作的高嘲期!

    不过,内地的武侠市场,也是比较短寿了。在80年代兴起,到了90年代末便和港台的武侠小说市场一同陷入了衰退。

    而到了21世纪,各种奇幻、仙侠、玄幻重新包装的网络小说,进一步取代了传统武侠的地位。

    张少杰自然知道,虽然武侠小说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内地市场属于耳目一新的新颖小说。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套路重复,创新乏力的港台武侠市场来说,武侠已经是“夕阳小说”,大多数读者基本审美疲劳,而不像60年代、70年代,武侠可以觉得惊喜不断。

    如果武侠小说想要避免欧美、等国的新小说潮流的冲击,但是肯定要提前一步百花齐放,进行升级!

    奇幻、魔幻、仙侠、修真、国术之类的新元素,提前弄出来,应该可以进一步激发华语圈武侠作家们的思路!

    “归根结底,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振兴华语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光靠传统的武侠套路,是不行的!”

    张少杰想到,要靠着市场正常发展,玄幻、仙侠、修真、国术类的小说,要等到20多年之后才出现。

    要真是那么迟,才出现的话,就拿不出能够抵御《哈利波特》之类的西方小说的冲击。

    抄《哈利波特》吗?张少杰并不准备这么做,因为《哈利波特》的走红,也是时也运也。《哈利波特》小说的文字、情节也并非出类拔萃,更多因素是英国的出版商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联手商业运作出来的。

    如果张少杰写《哈利波特》,以他的国际人脉,肯定不能促使众多的巨头跨行业的联合炒作,也没有英国、美国那么庞大的市场支撑。

    哪怕张少杰照抄《哈利波特》英文版原稿,也不能复制《哈利波特》的那种成功!

    况且《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是个穷困潦倒,单身带着孩子的寡妇,从穷寡妇那里、抢夺她唯一改变命运的机遇,张少杰是不屑去做的。

    当然了,《哈利波特》张少杰不会抄了,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不会狙击《哈利波特》的电影、小说的收益。在张少杰看来,jk罗琳如果能出版《哈利波特》光凭着好莱坞未改编电影之前,在英国卖几十万本,已经够她下半辈子的生活了。

    张少杰不屑抄《哈利波特》,是给jk罗琳一口饭吃。而将来准备打压《哈利波特》,则是为了狙击欧美的文化新锐黑马!

    第一卷  第173章 送别

    第173章 送别

    因为有未来不计其数经典大片的熏陶,使得张少杰眼界很高,很少看得进去80年代初的电影。但是为了解市场,张少杰还是经常的看影评信息。至少《明报周刊》这个香港娱乐资讯的旗舰杂志,张少杰是每期都会看一看的。

    10月初,《明报周刊》中一篇电影评论,里面的内容让张少杰大感有趣。

    “上周香港电影市场里,有两部新片杀入了周票房榜。为首一部由吴宇森导演力作《摩登滑稽时代》,借助前不久《摩登保镖》还未退潮的‘摩登’概念,这部‘摩登’新片首周票房114万港元,力压群雄,导演吴宇森得意非凡。而另外一部新片,青春文艺片《喝彩》,陈百强、张国荣等等歌手参演,亦取得首周赚575万港元的靓丽票房”

    张少杰看到《摩登滑稽时代》这个名称,顿时感觉到泪流满面。

    吴宇森,真是让人无语了!

    好生生的《滑稽时代》,听的多顺口,偏偏要在前面添加多余的“摩登”两个字!

    至于另外一部票房靓丽的《喝彩》!张少杰对于这部电影也没啥印象,但是一部电影里,居然出现了两大未来的歌坛人气王——张国荣、陈百强,这就让张少杰一惊非同小可。

    张国荣就算了,后来是歌坛、影视是双栖发展的。而陈百强虽然唱出不少的经典情歌,香港未来情歌类的男歌手中,30年内无人能超越陈百强。不过,这两人凑到一起拍青春偶像剧,张少杰看的异常刺眼!

    “这世界难道崩坏了?”张少杰有点怀疑。

    吴宇森的《滑稽时代》变成了《摩登滑稽时代》,现在又看到张国荣、陈百强凑到一起演偶像剧

    这两条信息,被集中在一条评论中。

    当然了,张少杰这是少见多怪了。

    《喝彩》这部电影,淹没在80年代多不胜数的经典港片的大潮中,名声不显。但是张国荣一出道,也并没有打算去当歌手,反而多演电影、少唱歌。

    比如77年《红楼春上春》这样的三级片,张国荣就是其中的男主角。而陈百强现在还没有红起来,凭着唱歌很难维持在港生计,所以也经常靠演电影赚钱。

    张少杰一直比较欣赏陈百强,尤其想要将之网罗旗下。

    不过,陈百强此时加盟的是国际唱片巨头“百代”,在80年代亚洲乐坛,百代唱片的影响力虽然不如宝丽金。但是对于任何流行歌手看来,与百代唱片这样的大公司签订长期的合约,也是比签约龙腾娱乐经纪公司,让经纪人给其安排前途要靠谱。

    龙腾公司软磨硬泡几个月,公司的经纪人艾露恩甚至和陈百强成为了好朋友,但是陈百强在跳槽方面,还是比较谨慎,没有轻易的答应下来。

    没关系!

    张少杰相信,迟早会打动陈百强这样的潜力歌星。

    龙腾公司的公信力取决去公司老板张少杰本人的财力、势力!多了未来30年的见识,并且拥有可以比拟一座图书馆一般资源丰富的未来笔记本电脑,张少杰未来的前途,显然是前途无量的。

    随着张少杰的展现出的强势越来越明显,有他撑腰的龙腾娱乐经纪公司也将会拥有莫大的吸引力。

    张少杰拨通了龙腾经纪公司的电话,说道:“小婉啊,艾露恩在不在?”

    “艾姐暂时不在公司!”苏小婉拿着电话,有点高兴的回答。

    张少杰说道:“好,等到艾露恩回到公司,你提醒她一下。陈百强暂时就放一放,先易后难,把黄家驹的那些有才华的青年乐队,给挖过来!”

    “恩,知道了!我会转告她的!”苏小婉柔声细语,显得非常的好听。

    张少杰毫无感觉道:“对了!小婉啊,你对艾露恩提醒一下!我对她的挖人进度,很不满意!黄家驹等人宜快不宜慢!我等她好消息,这这样了!”

    “恩!”苏小婉快速的拿笔记下了张少杰的交代。

    不久后。

    张少杰便挂掉了电话。

    苏小婉一个人自哀自怨,如同弃妇一般:“讨厌,这没良心的!原来,打电话给人家,仅仅是为了交待工作,从来不会关心一下人家的心情啦,情绪啦!好歹人家是你的私人秘书哎!”

    虽然哀怨,不过苏小婉责任心也是很强的。下午,艾露恩回到公司后,便转告了张少杰的意见。

    艾露恩头疼道:“好吧!先挖黄家驹是吧?老娘豁出去了,哪怕是色诱也要挖来!”

    苏小婉对于艾露恩的决心表示赞赏:“支持你!小艾姐姐,有你的美人计,像什么黄家驹之类的小青年,肯定会自投罗网,甘于和我们公司签约的!”

    ——————————

    夜晚,城市灯光灿烂。

    艾露恩的车,从路上停了下来。

    她戴着墨镜,在一片回头率中,步入了铜锣湾的一处酒吧。

    店中灯光灰暗,一群男男在喝酒。

    舞台中央有乐队在表演。

    酒吧规模较小,每天酒水钱只能赚1000块,乐队出场费只有100块钱,一般稍微有名气的歌手,是请不来的。

    只有流浪的歌手,或者是业余的歌手们,会来赚点零花钱!

    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邓炜谦在在台上,激|情的摇滚!

    一个晚上,要连续唱2个多小时,赚的钱很少,只够他们散场之后去大排档吃一次晚餐。但是,他们也是很开心、很动情的歌唱。

    因为,台下有一百多个听众。

    但是

    连续唱了十多首歌之后。

    没有叫好,也没有叫骂!

    “走吧!”曲散人终,黄家驹等人收拾乐器,有点失落的退场。

    偏僻的角落中,忽然传来了一阵掌声。

    “好!”一名女子俏生生的声音。

    黄家驹等人闻声,笑道:“艾姐,怎么又遇到你?”

    艾露恩微笑道:“我们公司有线人,提供情报呀!”

    “原来如此!”黄家驹苦笑道,“我们只不过是一些很业余的乐队,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晚上出来自娱自乐,消耗空闲的时间!艾姐你何必将精力放在我们几个人身上呢?”

    艾露恩微笑道:“相信我!你们一定会红的!如果你们愿意专业在音乐上发展,签约我们龙腾娱乐吧!”

    “可是,我们仅仅是想要玩纯粹的原创音乐,根本不符合现在的流行音乐的潮流。在酒吧、街头演讲,才是摇滚的舞台!”叶世荣迟疑说道。

    “而且我们的音乐创作,更多是在抒发自我情感!似乎并不适合商业包装吧?”黄贯中也是说道。

    艾露恩笑道:“你们的顾虑我完全理解,我们经纪公司,虽然也是会包装、炒作艺人!但是不仅仅是要打造那种流行歌手,事实上,我们更欣赏你们这些坚持个性和原创的摇滚歌手。虽然你们小众,但是对于现在浮躁的音乐界来说,却是如此清新和个性!未来总会有人认同你们这种风格的音乐的!”

    “可是,我们更喜欢现场表演,而不是在录音棚中制

    shubao2